
山中訪友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yīng)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山中訪友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山中訪友教案1一、導入新課
1、在小學,我們學過這樣一首詩(出示課件),請大家齊讀。
《尋隱者不遇》——賈島
松下問童子, 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2、請說一說這首詩講了什么?
學生回答:(詩人去山中尋找一位隱者朋友,向童子打聽隱者到哪里去,童子告訴詩人,隱者去采藥了。童子只知道隱者在山中云霧深處,不知到底在什么地方,最后沒找到。)
3、假如你進山拜訪朋友而朋友不在,你會空手而歸嗎?
4、你喜歡在山里做些什么呢?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分別給以評價、鼓勵)
5、如果大家進了山,收獲一定很大。有位作家李漢榮也到山中拜訪朋友,帶回了好心情,好記憶,他拜訪了怎樣的朋友?就請我們來共同欣賞李漢榮的《山中訪友》。
(出示課件標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悟:
1、請大家出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并且依照作者傳達出的情感來讀。學生讀課文。(讀課文時標出把握不準的詞語)
2、出示一些詞語,要求學生讀準。
3、作者進山拜訪了哪些朋友?
生:古橋、大樹、山泉、瀑布、溪流、白云、懸崖、老柏樹。
還有云雀、小花、石頭。還有雷陣雨、螞蟻、歸鳥。
4、這些“朋友”各有什么特點?(用文中的一個詞來概括)
(德高望重的)古橋(青翠的)樹林(潔白的)白云
(雄渾的)瀑布(明鏡般的)的山泉
(小詩般的)溪流(玄奧的)懸崖
(清純的)云雀(慈祥的)老柏
5、作者在拜訪朋友時心情如何?表達了“我”怎樣的感情?
生:非常高興。他帶著愉快的心情拜訪朋友。他熱愛大自然。
三、細讀品味:
那么如何更深入細致的體會作者的心情,真正走進作者的心靈?要靜心默讀。一邊讀一邊想象文中動人的畫面,并且給畫面配上色彩和聲音,讓畫面在腦中動起來;也可以聯(lián)想生活中或者書中,影視作品中相似的情形。要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透過語言文字看看那詩情畫意的畫面,好,請進入角色。
1、生默讀。
2、請大家說一說,剛才在讀課文的時候,哪一幅畫面你最鐘情?或者哪位朋友你最喜歡?(師生、生生交流,課堂互動)
(學生盡情地暢所欲言,教師不時地進行評論,同樣給以鼓勵)
3、剛才大家談得很精彩,老師和大家有同感,大自然是一位高明的畫家,她為人類畫出了美麗的圖畫;大自然又是一位哲人,她帶給我們許多珍貴的啟迪。老師還有一個疑問,想和大家共同探討:作者帶著好心情,到山里“觀景”,為什么卻說成是“訪友”。
(四人小組討論,師提出要求:一人談,其余三人注意傾聽,如果與小組意見不同,可以保留)
4、請一位代表發(fā)言。
生:我們小組認為,“訪友”把大自然人性化了,作者,把大自然當成自己的朋友和家人,而“觀景”是看景物,不親切。
生:我們小組認為,“訪友”,使讀者引起聯(lián)想,使文章富有了童話般神奇,更加形象生動。
生:我們小組認為,作者熱愛自然,和自然融為一體,作者是用心和大自然交流。
老師小結(jié):“訪”是精神沐浴和洗滌的過程,“友”把自然人化了。“友”是文眼,文章的切入點,作者情感的生發(fā)點,擬人手法的運用都緣與此,文章這樣構(gòu)思,非常新穎,可以盡情的表達出天人合一的情懷。
四、這篇文章景美,情美,語言美
老師找大家讀一讀,你們認為應(yīng)怎樣讀?(也可以范讀)
①帶著好心情。心里想著美好的畫面。讀得輕一些,美一些。
②大家的意見很好,那就按大家的方法去讀。
③有感情的朗讀。(同時要求:在讀中進一步體會情感,回到文章的整體)
五、對于這篇文章,大家還有問題要問嗎?
就是詢問學生有沒有不懂的地方,不合情理的地方?
①讓學生找:雷雨天,不能到大樹下避雨,會遭雷擊,不安全。
(若學生實在找不出,教師可以點播)
②師:文學作品是可以虛構(gòu)的,但也不能違背科學常識,大家說得對!我們讀書不僅要帶著欣賞的眼光,還要帶著批判的眼光,不迷信權(quán)威。既然不合理,我們就改一改吧。
(學生談自己的修改意見)(教師引導學生正確修改)
師:在有些時候必須有所舍棄,做出選擇。
(教師:盡信書不如無書,不迷信,不盲從,我們要帶著欣賞和質(zhì)疑兩種態(tài)度讀書)
六、教師小結(jié):
雖然這篇文章有不合情理的地方,但瑕不掩玉,仍然是一篇美文,尤其是作者激發(fā)了我們對自然的熱愛之情。我們就把這種美好的情感表達出來吧,請任選一位你喜歡的自然朋友,模仿本文的風格,也可按自己的風格,為她寫幾句贈言。
①生寫。
②師:哪位同學讀一讀?(可評論,看誰寫的好)
③學生說完后,再欣賞別人寫的內(nèi)容(可讓學生讀)。
④教師小結(jié):聽著大家的真摯的贈言,我非常激動,后生可畏!
七、體驗與反思:
由“我”與山中“朋友”的感情,感悟文中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從而反思
現(xiàn)實中人與自然不和諧的現(xiàn)象,進而激發(fā)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更加關(guān)注自然和環(huán)境。
問題:
1、文章體現(xiàn)了人與自然一種怎樣的關(guān)系?
2、生活中人與自然有哪些不和諧的現(xiàn)象?
3、假如你是自然中的一員,你想對破壞自然的人們說些什么?
4、學生自由發(fā)言:
5、師總結(jié):我們應(yīng)該愛護自然、保護環(huán)境,共同維護我們的家園,讓人和自然協(xié)調(diào)發(fā)展,形成和諧的朋友關(guān)系。我相信,這也是本文作者的心聲。
八、探索活動(布置作業(yè)):
節(jié)假日,大家也可以像作者一樣,不騎車,不帶禮物,哼著小曲兒,不過為了安全,可以邀幾個同伴,來一次真正的精神之旅,回歸自然,假日——我們出發(fā)吧——走進大自然,與山川草木對話,與花鳥蟲魚對話,到自然中放飛心靈,你生活中就多了一個朋友。拿起筆,介紹你所看到的一個朋友吧。
山中訪友教案2教學目標
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了解作者所訪之“友”。
②抓住重點詞語,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構(gòu)思。
③展開想像,感受作者的心境,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感情。
④熱愛自然,熱愛生活。
教學重點
感知內(nèi)容,理清思路,反復誦讀,體會作者的感情。
課前 ……此處隱藏21170個字……。
(小組討論并選幾組回答)
7、說一說:
請你仿照下列句式說一句話“我從-------身上悟到了-------------。”
例如:“我從古橋身上學到了堅韌。”
8、教師小結(jié):
“生活中處處都有美,只是缺少一種發(fā)現(xiàn)美的心情。”以一種平常心,保持一個好的心情
來對待周圍的人和事,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生活是如此的美好!
9、 課件展示作業(yè)要求:
請同學們選擇一個陽光明媚的假日,不騎車,不帶什么禮物,就帶著滿懷的好心情,
不過可以幾個同學結(jié)伴而行,一起去山中訪問一些大自然的朋友,也去享受一下與大自然親近的樂趣。
用200—300字的小短文記錄下自己親近自然時的感受。
山中訪友教案15一、教學目標:
感覺文中描繪的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一)欣賞優(yōu)美語句,學習本文寫作技巧。
1、啟發(fā)活力,引領(lǐng)美
導入:同學們,走進大自然,有人說,美麗的大自然有如一首耐人尋味的詩,細細品來,其芳香沁人心脾!也有人說,它是一幅精美絕倫的畫,久久凝望,其神韻美入心田!還有人說,它是一支動人心弦的曲,靜靜聆聽,其旋律情韻悠長!相信同學們也曾與大自然有過親密接觸,那么大自然在你們眼中是怎樣的呢好,請哪位同學來說一說
(預設(shè):一支歌,一位美女,一位美麗的姑娘,溫柔的母親,親密的朋友)
同學們說得真好,朱自清贊美春天的自然: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像小姑娘,花枝招展著;像健壯的青年,充滿力量。老舍贊美冬天的風景是張美麗的山水畫,是塊空靈的藍水晶。讓我們感覺:美麗的大自然千姿百媚,怎不撩人情思!波光艷影的湖光山色,怎不令人凝目遐思!在詩人徐志摩的眼里,美麗的大自然是夕陽中的新娘,光艷照人;是萊蒙托夫眼中的戀人,帶給他人所不知的歡樂;是郭沫若眼中的母親,幸福地赤裸著雙腳和她相親;是牧童眼中的少女,夢寐著朦朧而又美麗的遐思!那么,大自然在作者李漢榮的眼里,又是什么呢下頭,就讓我們帶著滿懷的好心境,隨著作者一齊走進《山中訪友》。
2、引讀入情,感受美
(1)首先請同學欣賞課文,并作者走進山中拜訪了哪些朋友融入了一份怎樣的情感在作者眼里,美麗的大自然像他的什么呢
(2)聽讀課文(播放Flash動畫配樂朗讀)
(3)交流聽讀感覺。
①好,同學們聽完課文感覺怎樣?
(生:很美,心里很開闊,好舒服)
(師:是啊,真美,語文美、畫面美、作者的情感更美,真是怎一個美字了得)
②那么文中作者帶著我們拜訪了哪些朋友請同學們找一找,把他的朋友的名字說一說。
(生:古橋、樹林、山泉、溪流、白云、瀑布、懸崖、云雀、石頭、小花、落葉、雷陣雨、老柏樹、螞蟻)
(師:噢,原先他訪問的都是些自然中的美景,把他們叫做朋友)
③同學們說得很好,那么你覺得作者對這些自然中的朋友有份怎樣的情感在作者眼里,這些美景就像他的什么?
(生:喜歡,熱愛,贊美)
(生:像朋友,像親人一樣很親密,很真誠。)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下頭,就讓我們帶著一份朋友般的真情和親人般的深情進一步感覺作者的美麗情懷,下頭請同學齊讀一遍課文。)
④齊讀課文
3、品讀悟情,欣賞美
(1)經(jīng)過感知課文,我們同學都感覺,作者對這些自然中的美景很喜歡,很熱愛,像朋友,像親人。那么,你覺得文中哪些句子能讓我們感覺到作者與山中美景之間的濃濃的親情和友情呢你能不能把這份情感讀出來讀給同學們聽呢
(2)學生品讀文中最能體現(xiàn)出作者情感的優(yōu)美的句子。同時提示誦讀指導:注意,對文中傾注了作者情感的句子,朗讀時要加重語氣,要讀出神韻,讀出作者的陶醉感。
(3)同桌互讀揣摩,體會能形象體現(xiàn)作者情感的句子。
(4)師生交流。同學讀出句子的情感,同學評出是否讀出作者的情感,從中體會到句子中關(guān)鍵詞語的重讀能夠感覺作者情感。
(要求:學生想讀什么景就能夠出現(xiàn)什么景的圖片及文字,并且要點出句子中關(guān)鍵體現(xiàn)情感的詞語。)
(教師先品讀古橋,表達出作者對古橋的崇敬、親切、關(guān)心、仰慕、贊美。融入了一份濃濃的真情。)
①樹林熱愛、陶醉、與樹融為一體。
②山泉溪流、白云、瀑布、懸崖、云雀喜愛、親切、贊美、感激。
③石頭、小花、落葉迷戀、愛得如癡如醉
④走進山林和離開山林舒暢、愉快、滿足、幸福。
(5)那么在這些對景物的描述中,你最喜歡哪些句子說說為什么?
①親切的稱呼貼合景物特點,又顯得親切。
②貼切的擬人修辭形象生動地營造了一個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
③美妙而神奇的想象寫出了作者如癡如醉的陶醉感。
④同學們發(fā)現(xiàn)了我們喜歡的句子都有些什么特點嗎?體現(xiàn)了作者在寫景上有什么技巧所在?
A.稱呼親切、又貼合景物特點
B.修辭擬人、比喻。(形象,生動)、
C.想象使景物栩栩如生,靈氣飛揚,也使文章文筆生動活潑,如溪水暢流,不時激起美麗的浪花。
(6)小結(jié)寫作技巧:大家說得很好,經(jīng)過學習本文,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作者經(jīng)過親切的稱呼,如:山泉姐姐、溪流妹妹、白云大嫂、瀑布大哥、懸崖爺爺、云雀弟弟等稱呼既貼合景物特點,又顯得親切,形象地體現(xiàn)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貼切的擬人修辭,如:山泉捧著明鏡照我,溪流吟著小詩邀我唱和,瀑布從早唱到晚等擬人動詞的妙用,營造了一個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還有美妙而神奇的想象,如:走進樹林,每一株樹都是我的知己,我真的變成了樹,在年輪里旋轉(zhuǎn)、流淌,表達了對美景愛得如癡如醉。等等,無處不融入了作者對山中美景的熱愛之情。難怪人們都說:獨特的語言表達能把景物的詩情畫意發(fā)揮極至,收到把美盡收筆尖的效果!
4、想象動情,創(chuàng)造美
(1)詞人辛棄疾曾說: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亦如是,那么,在作者親切的呼喚聲中,山中的景物會有怎樣的感悟和回聲呢試著以某一種景物的語氣給作者寫一段回應(yīng)的話!
(2)寫作五分鐘,然后交流。
(3)小結(jié):在寫景中要學會運用親切、又貼合景物特點的稱呼;形象生動地擬人修辭;美妙而神奇的想象,這樣才能把景物寫得傳神而富有情感。
5、導行延情,升華美
總結(jié):經(jīng)過對課文的學習,我們仿佛隨著作者經(jīng)歷了一次精彩的森林之旅,這次愉快的旅行真是令人難忘,最重要的是它提醒了我們,大自然是我們的好朋友,能給我們以許多啟迪,我們能夠盡情地去親近大自然,放松我們的身體,同時也應(yīng)當愛護大自然。
6、作業(yè)布置
(1)選擇文中優(yōu)美的段落,完成一張精美的幻燈(要求配畫、配曲、配朗讀)
(2)選一個好天氣與好友結(jié)伴,到郊外一齊去觸摸大自然。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