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級上冊語文《獅子和鹿》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你知道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年級上冊語文《獅子和鹿》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教材簡析:
這篇略讀課文講的是在叢林中,一只鹿遇到獅子而奮力脫險的故事。平時,鹿非常欣賞自己美麗的角,而抱怨四條難看細長的腿。當兇猛的獅子向它撲來的時候,鹿的四條有力的長腿幫它從獅口脫險;而美麗的雙角被樹枝掛住,險些喪了性命。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物各有所長、所短;不要因為它的長處而看不見它的短處也不要因為它的短處而否定它的長處;還告訴我們,不要光圖美麗的外表,更要講實用;美和實用在不同的環境和不同的條件下都有存在的價值。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了解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閱讀,理解鹿對自己的角和腿前后不同的態度。
教學難點:
通過閱讀交流,體會故事所講述的道理。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題激趣:
小朋友們,這節課我們要走進“寓言大峽谷”去品讀一個很有意思的寓言故事,題目叫《獅子和鹿》。學生齊讀
二、初讀感知:
1、初讀:這個故事里,新的生字朋友真不少啊,你能讀準它們嗎?捧起書本,認認真真地把課文讀通順。
2、檢查:
①(出示詞語)我把新的詞語朋友從書本中請出來了,你認得嗎?自由讀——開火車——男女接讀
②再把詞兒送回課文,整個故事你能讀通順嗎?指名分段讀,其余同學邊聽邊默讀。
3、感知:讀了課文你知道這個故事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嗎?指名說。(出示最后一句)齊讀。
三、研讀感悟:
(一)讀悟第2—4自然段
1、默讀:我發現這句話里藏了一對反義詞,你們找到了嗎?(板書:美麗——難看)這只鹿啊,覺得很美麗的是——自己的角(板書:角),他可喜歡啦!而認為難看的是——自己的腿(板書:腿),他很不滿意!這些內容寫在哪幾段?請你默讀2、3、4自然段,找一找,你從哪兒看出鹿喜歡自己的角而不喜歡腿?
2、交流:
⑴角:你從哪兒看出小鹿很喜歡自己的角呢?指名說。(出示第三自然段)
“??!我的身段多么勻稱,我的角多么精美別致,好像兩束美麗的珊瑚!”
珊瑚:你們見過珊瑚嗎?海底的珊瑚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多美?。⌒÷褂闷恋纳汉鱽肀扔髯约旱慕?,可見他心里——很喜歡自己的角。你能這樣讀讀他說的話嗎?指名讀。
勻稱:怎樣的身段才稱得上“勻稱”?是啊,看上去比例協調,就像我們寫書法一樣,大小合適、寬窄合理,也可以說是“勻稱”?!皠蚍Q”就是一種美。誰能再來讀讀?指名讀。齊讀。
背誦積累:(出示圖片)現在,不看書本,你會夸嗎?指名背誦。
齊背:(出示第三自然段)漂亮的小鹿們,一起來夸夸自己吧!
“不著急離開”他想干什么?
“鹿擺擺身子”他擺擺身子,這又說明什么?指名說。
“他從來沒有注意到自己是這么漂亮!”你能把這個“!”讀好嗎?指名讀。(如若學生提到小鹿本來不知道自己這么漂亮,也可以帶出“咦,這是我嗎?”一句的感悟。)
小結:齊讀第三自然段。
⑵腿:小鹿可喜歡這兩只美麗的角啦!可四條腿他就——不喜歡了。你們從哪兒看出來?指名說。(出示第四自然段)
“唉,這四條腿太細了,怎么配得上這兩只美麗的角呢!”你聽懂小鹿的意思了嗎?指名說。(如若學生說不清,再(出示練習①)幫助理解。齊讀練習句。再比一比,哪句更強調他不喜歡自己的腿?齊讀原句。)這四條腿跟那兩只角根本不相配!
“撅起了嘴,皺起了眉頭”你能這樣來讀讀嗎?指名讀。
3、體會語氣詞:就這樣,小鹿一邊欣賞一邊自言自語地說著。(出示三句小鹿的話)連起來仔細讀讀他說的話,你發現了什么?(語氣詞變色)再讀讀句子,你覺得用語氣詞開頭來說話和不用語氣詞,有什么不一樣?指名說。(能更突出心情。)是啊,用了個語氣詞能更直接地表現出說話人當時的心情。(出示提示語填空)現在,你能給小鹿說的幾句話加上合適的提示語嗎?指名說。瞧,看似簡單的一個語氣詞,就把小鹿心情的復雜變化展現得淋漓盡致。你們以后說話、寫話時,也可以試著用一用。
4、小結:師生合作讀。
(二)讀悟第5、6自然段
1、過渡:是什么事讓他后來改變了想法?請大家讀讀第5、6自然段,想一想。
2、整感:指名說。剛才,他把這件事說得很詳細,那你能切中要害,說得簡短一點嗎?(如若學生感覺困難,(板書:雖然、卻)幫助學生概述。)指名說。哦?“難看的腿”竟然有那么厲害?你們從哪兒讀到的?再默讀第6自然段,找一找。
3、交流:(出示第6段)
(學生可能會直接找到最后小鹿的話。教師就先肯定并引導:你是從小鹿說的話里找到的。你們還從其他地方讀到了嗎?)
“有力的長腿在灌木叢中蹦來跳去,不一會兒,就把兇猛的獅子遠遠地甩在了后面?!保ň渥幼兩┠阌X得小鹿跑得怎么樣?從哪兒讀出他跑得快?指名說。
“不一會兒”“遠遠地甩在了后面”:這么短時間,就把獅子甩得大老遠,這快得真像是——離弦之箭。
“蹦來跳去”:你再讀讀,這光是速度快嗎?知道“灌木叢”嗎?指名說。灌木叢中沒有象樣的路,還到處長滿了刺人的荊棘,讓你去走走都很困難,何況要跑得快呢!可小鹿卻能“蹦來跳去”,你還看出他怎么樣?指名說。你能輕松、靈活地讀讀這句話嗎?指名讀——齊讀
“撒開長腿”是啊,他撒腿就跑,反應可——快啦!
“獅子再也沒有追上?!边@腿比獅子可厲害多啦!
4、想象說話:獅子只能——“灰心喪氣”可以換成——垂頭喪氣。獅子氣喘吁吁地望著小鹿遠去的背影,心里想?指名說。
5、遷移運用:正在這時候,哎呀糟糕!美麗的鹿角被樹枝掛住啦!兇猛的獅子一看,機會來啦!又朝這邊飛奔過來,越來越近,越來越近!眼看就要撲上來啦!小鹿嚇得直冒冷汗。這時的他會怎么說?(出示練習②)你能像剛才他說的話一樣,用一個語氣詞開頭來說嗎?指名說。幸好,他急中生智,用盡——引讀下面的句子。多虧了這四條難看卻——十分有力的腿??!
6、小結:師讀第5自然段、生讀第6自然段。
四、明理延伸:
1、揭示寓意:這次的死里逃生讓小鹿恍然大悟。他嘆了口氣,說——(引讀最后一句)原來——(出示練習③)你幫小鹿接著往下說說吧?能寫下來更好!拿出練習紙,試著寫一寫。
2、交流:指名說。是啊,美麗的東西不一定實用,而難看的東西也不一定沒用。生活中,你們肯定也有不少類似的事情,課后你可以和同學、老師或者爸爸媽媽交流一下。
3、積累運用: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我們的《課堂作業》中沒有這一課的練習。就用我為你們準備的聰明題考考自己吧?。ǔ鍪咀鳂I)
4、(機動如有時間可以適當交流反饋。)
板書:
獅子和鹿
角美麗_________雖然卻腿難看__________
聽了沃老師上的《獅子和鹿》,感覺就像喝了一杯香甜的牛奶,回味無窮。
一、抓住一點,統領全文。
整節課給人一種“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感覺”。在整堂課中,沃老師始終抓住“兩只美麗的角差點兒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生?!边@句重點的句子,先讓學生找出美麗與難看這對反義詞,然后緊緊抓住小鹿為什么喜歡自己的角不喜歡自己的`腿,最后為什么改變了自己的看法,不斷地循環推進,并利用簡單凝練的板書,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內容,使學生對寓意的理解更趨理性化。
二、朗讀指導,親切自然。
在讀書的過程中,不可小看老師的“導悟”作用,有時老師藝術性的寥寥幾語就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功效,在這一篇課文的朗讀訓練里,沃老師對學生的朗讀指導親切自然,不著痕跡。“啊,老師聽出了你是發自內心的喜歡自己的角?!薄岸嗝础嗝础?,兩個多么,小鹿真喜歡自己呀!”“讓我們也當美麗的小路來夸夸自己吧!”“海底的珊瑚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多美啊!小鹿用漂亮的珊瑚來比喻自己的角,可見他心里——很喜歡自己的角。你能這樣讀讀他說的話嗎?“這些親切的話語,使學生自然而然地走進文本,和文本對話,通過老師一次次深入引導,學生的思維、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動一次次主動參與到朗讀實踐中,老師把穎悟的心靈交給學生,創造了一個充滿生機和靈性的精神世界與學生共享,潛移默化中老師就成了學生精神文化之旅的親切導游。
三、語言訓練,細致入微。
在本課的語言訓練中,沃老師可說是循循善誘,細致入微。當學生朗讀“唉,這四條腿太細了,怎么配得上這兩只美麗的角呢!”沃老師不失時機的點評:“瞧你唉聲嘆氣,愁眉苦臉的,這就是抱怨?!痹趯W習“勻稱”一詞時,沃老師從怎樣的身段才稱得上“勻稱”,引到了寫書法時字的勻稱,可說是循循善誘。在學習體會語氣詞時,沃老師先出示小鹿的三句話讓學生觀察,再讓學生談談加上語氣詞的好處,最后讓學生加上提示語讀一讀,通過朗讀來體會語氣詞的好處,處理的非常細致。
聽了沃老師的《獅子和鹿》,整個人就猶如冬日沐浴在暖暖的陽光中,感覺那么親切自然。這篇課文圍繞著“難看”和“美麗”來展開,通過獅口脫險,小鹿改變了自己的看法,原來美麗的東西不一定實用,而難看的東西也不一定沒用。沃老師首先讓學生找出課文的中心句,再從中心句中找出一對反義詞(其實也就是全文的關鍵詞),通過問題“為什么喜歡自己的角而不喜歡腿?”來引出這個寓言故事。
在教學這個故事中,沃老師不單單滿足于讓學生明白這個道理,她還通過各種訓練來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如,朗讀訓練,語氣詞的訓練。讓我感覺最好的是語氣詞的訓練,通過比較,學生發現了語氣詞的作用,也能夠讀出不同語氣詞所表達的不同心情,沃老師沒有就此結束,她在遷移運用中讓學生模仿著來說一說,“小鹿嚇得直冒冷汗。這時的他會怎么說?你能像剛才他說的話一樣,用一個語氣詞開頭來說嗎?”她的這種設計,讓我感覺不是單純的為了設計而設計,而是讓學生在本節課就能夠學有所用。
沃老師的評價語,她的過渡語,讓我想起了她博客上的一句話“請問需要咖啡還是茶?”我想說的是,猶如咖啡般香甜,又如清茶般自然。
另外,想問一個與點評無關的話題:請問大伙兒,你們覺得這篇文章取這樣一個課題《獅子和鹿》合適嗎?我怎么覺得獅子不應該出現在題目中呢?請談談你們的看法,謝謝!
請問,你要的是咖啡還是茶?這是沃老師在博客里的一句話。聽了她執教的《獅子和鹿》這節課,既讓我品味到了咖啡的香醇,又讓我體會到了茶的清新。享受其中,獲益匪淺。
其一,結構嚴謹,處處見匠心。
教者從最后一句話“兩只美麗的腳差點兒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生?!比胧?,引領學生反復品讀寫“美麗的角”和“難看的腿”的相關語句。并不失時機地穿插提示語補白等相關的訓練點。然后,又以問題“是什么事讓他改變了想法?”引出描寫鹿憑著自己難看卻又敏捷有力的腿獅口逃生的相關語句,讓學生通過反復朗讀體會。最后,再一次回到揭示寓意的最后那句話,并且以補充句子的形式使寓意得以升華。從頭至尾,讓聽者感受到了課的完美以及教者的匠心獨具。
其二,評價到位,時時暖人心。
教者親切的教態,清新的話語,使學生如沐春風。在品讀描寫“美麗的角”的相關語句時,學生的每一次朗讀都能得到沃老師親切自然的指導和點評:“啊,老師聽出了你是發自內心的喜歡自己的角。”“多么……多么……,兩個多么,小鹿真喜歡自己呀!”“讓我們也當美麗的小鹿來夸夸自己吧!”“海底的珊瑚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多美??!小鹿用漂亮的珊瑚來比喻自己的角,可見他心里——很喜歡自己的角。你能這樣讀讀他說的話嗎?一輪輪的朗讀,一次次的點評,使學生的朗讀水平得到了一步步的提升。
相信,能讓學生伴隨著快樂和成就感的教育是成功的教育!
一、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了解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二、學習重點:
理解指導鹿對自己的腳和腿的前后不同的態度。
三、學習難點:
讀懂課文,體會故事所寄寓的道理。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動物圖片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茂密的叢林中,住著許多動物,今天老師請來了兩位動物朋友。(課件)它們之間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引出課題,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二)、明確學習要求:
1、學生默讀自讀提示,明確要求。
2、學生說學習要求。
(三)、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課件)
1、學生自由朗讀全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開火車,一人一句讀課文,檢查朗讀情況。
3、默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學生匯報交流。(貼圖)
(四)、品讀課文,體會探究。
1、指導學生讀書方法:邊讀邊想。用這個方法解決問題(課件出示):
鹿遇到獅子之前,對自己的腳和腿的態度是怎樣的?
鹿遇到獅子之后,對自己的腳和腿的態度又是怎樣的?
2、學生匯報鹿遇到獅子之前,對自己的腳和腿的態度是怎樣的。相機課文1至4自然段,(課件)指導朗讀,讀出對角的贊美、喜愛,對腿的抱怨。(板書:精美別致太細難看)
3、學生匯報鹿遇到獅子之后,對自己的腳和腿的態度又是怎樣的。課文第7自然段,(課件出示:兩只美麗的鹿角差點兒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生。)學生齊讀鹿說的話。(板書:差點送命獅口逃生)
4、比較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態度,引入5、6自然段。(課件出示內容)
學生自由地讀5、6自然段。
a、讀后你知道了什么?(鹿靠有力的腿從獅口逃生,而美麗的鹿角卻掛在樹枝上險些喪命。)
b、同學們,你們看過兇猛的野獸追趕獵物時那驚心動魄的場面嗎?那對于弱者來說是一場生與死的考驗。讓我們閉上眼睛,一起走進森林深處去體驗。(老師范讀五、六自然段)
c、聽了老師范讀,你感受到了什么?(驚險)
d、你們想試一試嗎?想一想老師剛才的朗讀,再結合自己的理解琢磨一下。
e、放音樂配讀。
f、你們讀得真好!如果你們就是那只剛剛脫險的鹿,你想說什么?
(五)、領悟寓意,升華主題。
1、讀了課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你能聯系實際生活談一談嗎?(課件)
2、學生交流匯報。
(六)、前后聯系,延伸拓展。
1、(課件出示)分析、比較《陶罐和鐵罐》與《獅子和鹿》這兩篇課文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2、學生交流匯報。(板書:要全面地看待事物)
3、小結:我們學了課文之后,希望同學們以后能全新的看待自己,全面地看待事物,能從不同的環境去了解事物。
(七)、品讀、賞析、積累。
1、學生選擇課文中感興趣的部分再讀一讀。
2、交流。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