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語教學心得(精選5篇)
教學工作非常繁雜而豐富,教育教學改革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如何進行特色教學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英語教學心得(精選5篇),歡迎閱讀。
英語教學心得1一、針對幼兒年齡特點、興趣愛好選擇教學內容
幼兒3—6歲的這一年齡階段,為學前期,學前期是幼兒語言發展和身心等其他方面發展的關鍵時期。幼兒英語教學的內容可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主題,由近及遠,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進行。其內容可包括:動物、玩具、顏色、數字、食物等等,可先在小班3—4歲年齡段教簡單的單詞,再提升到中班4——6歲的年齡段進行簡單的口語教學,如先學習Pear(梨子)、Cat(小貓)、Banana(香蕉)等單詞讀音后,再由易至難,提升至短語及口語對話:Give me a pear,please?。ㄕ埥o我一個梨子)、It is a dog(它是一只小狗),讓幼兒在這一年齡段中得到適宜的階段性學習。
二、讓英語教學充滿趣味性
游戲是幼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幼兒年齡特點及愛玩的天性,教師可有針對性地、靈活地將—些新穎、有趣的游戲與教學內容結合起來?!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英語游戲、歌曲、童謠、繪畫等多種形式動靜結合,激發幼兒想學英語、喜歡英語的興趣。如:學習顏色單詞。讓參加游戲的學生頭戴一種顏色的頭飾。兩位學生碰面用“Yellow yellow/Blue blue……you are mine…”猜拳,錯誤者必須做正確者的“小尾巴”。游戲繼續進行,最后成為長龍的“頭頭”者為游戲的勝利者。這樣,將趣味性融人教學中,讓幼兒高興地投入到游戲中的同時,既學到了口語的交流對話,又培養了幼兒開朗的性格和主動團結他人的品格。
三、打破傳統的母語原則
在英語教學中,用母語教外語是當前比較常用的教學方法,但這種方法使幼兒在用英語時,往往先要在腦子里進行一道翻譯程序,這樣,幼兒聽說英語就跟不上正常的語速,影響其英語水平的提高,如“西瓜”用英語怎么說?幼兒在理解英語時都先介入漢語,所以,教師應盡量使用英語來教學,借助手勢、表情、動作、情景幫助幼兒理解,并堅持同樣的手段,使幼兒習慣這些手勢加英語的意思。
四、及時糾正幼兒的語言錯誤,并進行表揚鼓勵
幼兒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由于幼兒的發音器官發育不夠完善,聽覺的分辨能力和發音器官的調節能力都比較弱,還常常不能掌握某些音的發音方法,因而產生語言錯誤是很自然現象,有時口形不對,有時發音不準。在教學過程中,當幼兒出現錯誤時,教師不要重復幼兒的錯誤,不要給予強化,以免引起幼兒錯誤的模仿,也不能直接打斷幼兒思路,苛求糾正語言錯誤,應該細心觀察,找出導致語言錯誤的原因,用委婉、間接的方式啟發幼兒自己來區別發音的正確與錯誤,及時糾正口誤,鼓勵幼兒大膽發音,而平時教師也應多表揚,多鼓勵幼兒,讓幼兒體驗成功帶來的愉悅,從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五、注重趣味性,將復習貫穿于一日教學活動中
不管什么人學英語,學過之后不復習就會忘記,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生活中,在學過之后,及時讓他們復習。通過復習,既提高幼兒聽覺的感受能力,使之辨別出語音的細小變化,區別正確和錯誤的發音,又訓練幼兒發音器官的協調性,經過復習讓幼兒掌握單詞的發音,同時可將隨機提問、師生問答、角色表演、游戲等多種有趣味的形式,貫穿于復習中,以減少復習的機械與乏味。比如:復習Dog(狗)cat(貓)Duck(鴨子)Monkey(猴子)等單詞時,可開展游戲活動,如將幼兒眼睛蒙上,從裝有卡片的盒子里摸出一張,教師讓其他幼兒看后,模仿所畫動物的叫聲,讓蒙眼睛的幼兒猜,比比誰猜對的最多,讓幼兒在進行游戲的同時也復習了所學單詞。
六、日常生活中的語言培養
幼兒在幼兒園獲得的多數知識和技能與他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因此,教師應不失時機地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個環節,讓幼兒說出使他感興趣的事物的單詞(教師可適當個別指導),如:吃飯時說出碗、菜的單詞,課外活動時啟發幼兒說出周圍事物的名稱,將隨機教育滲透到教學中。但是幼兒的認讀能力與口語水平各不相同,有的能大膽發音讀詞,有的則不敢張口發音,這就要求教師對于能力較弱的幼兒,多一些關心和親近,有意地請他們發言,創設情境,鼓勵他們大膽發音,而對于能力較強的幼兒,可以向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如請他們領讀兒歌,領唱童謠,為大家表演英語情景劇等。
總之,英語教學必須遵循幼兒語言學習的規律,注重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并開展具有針對性、趣味性的英語教學活動,讓幼兒真正積極地參與到活潑、生動的英語學習中來,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少兒英語教學方法希望為小朋友帶來一個理想的成績。
英語教學心得2牛津英語教學是以任務型學習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語言交際潛力的新型教學模式。在一年的教學實踐和教法探索中,深深體會到只有更新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與學生的交流,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互動式教學,才能真正到達二期課改提出的要求,使學生在學習中體會成功,對英語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如何在牛津英語的教學中做到這幾點,我認為務必有著幾方面的認識。
一、教學理念的更新
在以往的外語教學中總是以老師教為主,一節課中老師要講大半節課,然后就是以學生做練習來鞏固所學的知識。這樣的教學比較重視知識的系統傳授和筆頭練習,比較忽視聽、說、讀、寫語言潛力訓練和口頭練習。這種教學的后果是使學生患有“英語聾啞癥”或“高分低能癥”;另一種教學認為語言相當于一門技能,如同騎車、游泳一樣,多練即成。故教學時比較強調超多單一,重復的練習和鞏固,這樣的后果是使學生對語言的學習產生厭惡感,最后導致失去學習的信心。而牛津英語的教學理念是以學生為主體進行學習,在老師教學過程中要注重與學生的交流,讓學生去學會學習,調動和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培養他們的語言交際潛力。
二、培養自立,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對于發展思維潛力是極其重要的。心理學家布魯納的“認知發現說”認為,學習不是被動機械地構成刺激——反應的聯結,而是主動構成認知結構的過程,布魯納十分重視人的主動性,他認為,學生和科學家的智力活動從本質上說是一樣的,無論掌握一個概念還是解決一個問題,發現一個科學理論,都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因此,他大力提倡發現法學習,所謂發現法,就是讓學生獨立思考,改組材料,自行發現知識,掌握原理、原則。要盡可能使學生成為自主而自動的思想家。可見,教師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及培養獨立思考習慣十分重要。
三、直觀教學,快樂教學,提高學生的語言學習興趣和語言交際潛力
根據心理學理論,興趣是兒童進行活動的主要動力。兒童的興趣總是和一些用心、肯定的情緒相聯系,它能夠 ……此處隱藏1566個字……階段是學習英語的關鍵期之一。盡管他們剛涉及英語,掌握的單詞和句型甚少,但我們應該從第一節課起,堅持用英語組織教學。由于這時所學一般都是詞義具體的單詞和簡單句子,教師完全可以借助于直觀手段來教,幫助學生盡快對內容的理解。在課堂中教師可以充分運用眼神、手勢、動作、表情等形式。以此來培養學生直接理解、直接學習和直接應用英語的習慣,初步形成直接用英語的思維能力。
(2)教學做到情景化。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必須盡最大限度地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機會用英語進行活動,讓學生感受到運用所學語言成功地達到某種目的后的愉快。這是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英語學科的特殊性所決定的。要使小學生能夠在40分鐘的時間內保持良好的學習狀
態,教師必須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創設各種情景,做到教學情景化。
首先,堅持用英語組織教學活動,教師應有計劃地向學生傳授課堂用語和日常用語,如:“Who’s on duty today?” “Good morning/afternoon?!薄癏ow are you?I’m fine,thanks。And you?”建立如幾人一組的“Pair work/Group work?!钡戎贫?,來加強英語課的語言氛圍。
其次,在課堂教學中盡量利用實物、圖片、幻燈、簡筆畫、課文插圖等輔助手段創設情景。根據教學內容,要求學生分角色進行模擬性交際,讓學生在特定的語境中理解教學內容。
再次,通過游戲活動來表現情景。因為游戲是小學生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多數小學生都喜歡課堂教學游戲,游戲會令他們動起來給學習帶來快樂,是機械的句型操練起來變得生動、活潑、有趣味。游戲活動能使抽象語言內容變成一種具體、形象的情景,具有直觀性、趣味性和競爭性等特點,能有效地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3)在教學中可以利用某些技巧來組織英語課堂教學。
在英語單詞或課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人物名字作主語進行造句或創設情境,以加強學生對所學單詞或課文的理解。如姓名舉例法:
如在上課時發現有的同學走神、做小動作、低頭或看其它書籍等,教師可以抓住時機,運用這位學生的名字作為主語造句或創設情境。這樣既可以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增加英語教學的真實性,又可以起到提醒學生的作用,真可謂妙趣橫生、一箭雙雕。
(4)在英語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
隨著教學觀念的更新,英語教學方法也要有所改變,這就要求進一步優化教學方法的組合。課堂上教師采用什么教學方法,學生就往往采用相應的學習方法,它直接影響著的`學生的學習效果。為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上應努力以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圍繞學生能力素質的發展進行教學??刹捎谩爸R技能,學習能力,學習態度”來作為確定學習狀態的特征變量,從而為促進學習能力素質的全面發展服務。由于教學大綱要求的教學內容本身就是根據知識技能、順序、結構和學生的初始能力的特點做出安排的,所以可以直接拿來使用,在此基礎上,按照知識技能的相對完整性,可將教學知識技能發展序列分成幾個教學環節。一般來說,除了第一節課以外,每一課教師所要進行教學的內容不外乎三個部分:
①復習已教過的語言材料;
②教學新的語言項目如詞匯、語音、語法和句型等;
③進行各種形式的聽、說、讀、寫訓練活動。
為此,一般采用“五步教學法”;即:復習、介紹、操練、練習、鞏固。在每一個步驟當中,教師的作用都有所不同,如采用口、筆頭練習、測試、聽寫、提問等復習方式;利用實物、圖片、借助動作、猜謎、接龍式提問、簡筆畫等介紹新的語言項目;通過分排或分行、兩人、小組等進行操練;
通過做游戲、扮演角色等方式提高運用語言能力;充分利用和“復習要點”,練習冊中的練習,口、筆頭練習等加強學習運用的能力,以加深印象,鞏固記憶。教師要在教學中自始至終觀察全班學生的反應,要隨時根據情況變換自己的角色,保證所教的內容大家都能接受,達到完成課堂的整體教學任務。
總之,在目前這個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時代,在教育改革的浪潮面前,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就必須很好的把握住小學英語教學的特點并努力遵循一些原則性問題。教師應運用各種教學手段,使學生充分享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讓學生在樂中學,樂中練,變苦學為樂學真正做到“樂而好學”。
英語教學心得5一、樹立信心,明確目標,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
信心是動力,目標是方向。我們知道初三英語生詞多,課文長而且難,聽、說、讀、寫要求高。學生在學習中將會碰到許多困難,因此,信心十足,目標明確是成功地進行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因素。首先,教師要上好課。如:備好課,吃透教材,抓住重點、難點,做到有的放矢。其次,教師要提高授課的效率,注重授課的藝術,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習愛好,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
英語學習切不可盲目,周密有效的計劃。同時老師要給學生明確各階段的學習目標,并制定相應的措施來保證目標的實施,要加大督促檢查的力度,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總結。在教學過程中,應留意思想教育與知識教學互相滲透,寓思想素質教育于知識教育之中,如:向學生講述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急需大量的外語人才、北京奧運會的舉辦更需要更多的人會講英語等,讓學生熟悉到學英語的重要性,鼓勵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努力學好英語。
二、夯實基礎,查漏補缺
英語基礎對于英語學習至關重要,對英語基礎不好的同學更應加強這一要求。如何在較短的時間內做到這一點呢?
1、找出不足,查補缺漏
查缺補漏主要體現在語音、詞匯、日常交際用語上。語音和詞匯的補漏工作應穿插在教學單詞的時候進行。在教新詞的過程中及時講解有關的語言知識和單詞辯音,及時歸納所學過的單詞;在復習時要善于觸類旁通,形成語音類、單詞串,力爭使沒有把握的語音、詞匯逐一鞏固。日常交際用語的補漏要融匯于“四會”的語言運用中。要努力使基礎知識轉化為技能,要不斷提高英語的日常交際能力,力爭做到聽得懂、說得脫、讀得暢、寫得神。
2、立足課本,夯實基礎
我們知道,初三英語學習主要是以深化基礎知識為主。我想,在學習中要分階段學習,代替課本,但資料可以突出課本的重要內容,可以提供課本中所不具有的先進理念和與時俱進的信息。因此,無論是開始復習的夯實基礎階段,還是構建知識網絡、歸納基本方法及技巧階段,都要在立足于課本的基礎上進行。但同時,也要精選有典型性和針對性的資料,這樣有利于學生把握方法和解題規律。
2、講練結合,練重于講
基礎知識的總結、知識網絡的構建、基本方法和技巧的歸納都離不開講,但更離不開練。不練習,學生所獲得的知識就不牢固,更不能深化,因此,練比講更重要。要精講,也就是要突出重點,抓住要害;要多練,就是讓學生做足量練習,但杜絕那種不加選擇的重復練習,要有針對性。
總之,初三階段學習的方法很多,但正確把握以上三點是學好英語行之有效的方法。只有讓學生們樹立必勝的信心,夯實基礎并有針對性的練習,一定會提高學習效果,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