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春節滿分作文錦集8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春節滿分作文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今天是大年三十,在姥姥姥爺家吃年夜飯,體會著新年的喜慶和團圓。餐桌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美味菜肴:有姥爺自己做的,煮的,海捕大蝦,清蒸的,全家福,,,還有蝦餡的餃子和菜餡的餃子等等。各種各樣的菜肴,令人食指大動。
“開飯了!”媽媽突然喊道,筷子在餐桌上飛舞,大家舉起杯子,互相敬酒,緊接著大家互相祝福,一句句祝福語在餐廳回蕩,一陣陣暖流流進心窩,令人感到了新年的溫暖和團圓。
購買春聯
春節即將來臨了,我非常喜歡過春節。因為春節可以放寒假、貼春聯、看、要紅包、吃年夜飯……
今年春節快來臨時,我在外面買對聯,我站在一旁看大人們寫對聯,只見他們手拿一支毛筆,在墨水里蘸了蘸,然后就在紅紙上寫了幾個大字。具體內容我已記不清了。那一幅對聯寫得非常工整,我看了很喜歡,可是挑來挑去還是沒能決定下來買那副,只好問了買對聯的叔叔,那副更有寓意,叔叔給我指出了一副對聯,上面寫著“龍戲寶珠辭舊歲,蛇銜瑞草賀新年”橫批是幸福安康,于是我高高興興的把對聯買回了家。
以上就是關于春節的滿分作文600字,希望大家喜歡!
“噼里啪啦”,春節來了,家家戶戶都在放鞭炮、貼春聯。人們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微笑,這新的一年的開始,預示著我們長大了一歲,美好事物將來臨,誰不高興呢?小孩子們更是興奮不已,穿著新衣服,拿著大人給的壓歲錢,準備去買個痛快。 走親戚,大多數人更是爭著去。 可是大家都高興的時候,我卻高興不起來。 清晨,聽見屋外小孩子早已大喊大叫了,可我還躲在被窩里不愿起床,你想想,被窩中的舒服感覺誰愿離開!可還 沒等我舒服夠,媽媽已經扯破嗓門叫我快起床了。我將被子一扯,蒙住了整個頭,可無濟于事,媽媽已走進了房間,下了一道圣旨:“今天全家人都要去外婆家,快點準備!” 我生來性格內向,不愿串門走親訪友,但無可奈何,今天是初二,所以也不得不去外婆家拜拜年。 我們全家人已準備好出發了。天啊!拎幾大包東西,豈不是想累死我,偏偏又要我拎,我更加不高興,說:“你們走前面吧!反正我走不快,我會跟上的。”拎著兩個沉甸甸的大包,向外婆家走去。 去外婆家全是山路,挺累人的。約摸走了兩三里路,我放下東西,拿起手一看,有兩條紅印子,動一動,彎都彎不過來。痛,我氣憤極了!就在這時,一瓶不爭氣的酒滾了出來,我撿起一看,連嶄新的標簽上都有幾條小臟痕。 還是繼續上路吧。 總算到了外婆家,他們有說有笑的,可我一個人躲在房間里悶看電視,想著心事。 過了幾天,外婆她們家的人來我家了,禮物全放在書桌上,我翻著看著,看呀看……啊!那瓶酒不就是我拎去的嗎?標簽上的幾條痕跡還在呢! 是那瓶,一定不會錯,絕對是那瓶! 我愣住了,春節,是一個歡慶的節曰,是人們走親訪友的盛大節曰,可是誰出的餿主意?為什么要送春節禮物,難道不送不行嗎?而且最終竟然又回到了自己的手中,那天,我手都拎得好酸好酸,可又拎回來了,有什么意思?我真不明白為什么?但愿以后過春節不要送這送那,在春節走動走動就是,沒有必要非得送什么禮物,也更輕便! 簡評:走親戚,也是春節期間的一個重要風俗,平時難得走動的親戚,在這時也要親熱親熱。一般說來,是令人愉快的。而本文沒有從眾,又是做反面文章。當然,更妙是在討厭中透露出一種明智的處世觀,自然地鞭韃了一些陋習。讀完本文,也就會給讀者一些警醒和啟示。只是似有仿效的嫌疑。
春節前幾天,家家戶戶都忙得不可開交。大掃除是春節前必做的事情,將家里里外外清理一遍,除舊迎新。同時,還要準備各種年貨,吃的、喝的、用的,每天街上的人都絡繹不絕。
春節的前一天是除夕,相比就輕松多了。早上邊逛街邊買來對聯、燈籠、鞭炮和煙花,回家后便三下兩下扯下舊對聯,小心翼翼地貼上新對聯,換上新燈籠。除夕晚上,除了萬不得已,都要去長輩那兒吃團圓飯。團圓飯也稱分歲酒,因為除夕是新舊年交替的分界線,吃分歲酒,意思是新舊歲由此夜而分。分歲酒一般有十盤冷菜,每盤上都有一小片切成薄片的紅蘿卜放在頂端,以示討彩。在中途上的大菜中,絕對不會少了芋頭、魚和年糕。芋頭的“芋”諧音為“余”或“裕”,表示吃了芋頭會在新的一年中家庭收支有余,逐步富裕。吃魚也是象征“年年有余”的意思。而第一個上的菜一定是年糕,表示“年年高”,有時也用面條,因為面條又長又瘦,諧音“長壽”。
然而對于小朋友來說,最感興趣的自然是吃分歲酒時長輩給的壓歲包。壓歲包,其實是壓祟包,因為“歲”與“祟”是諧音,所以大家都念壓歲包。“祟”指鬼怪害人,“壓祟”便是寓意辟邪驅鬼,保佑平安。晚輩得到壓歲錢便可以平平安安度過這一年。
吃完分歲酒,便各自回家。一般除夕晚上大伙都不睡覺,要“守歲”,迎候新年的到來。大年初一凌晨,家家戶戶都爭先恐后地開始放鞭炮和煙花,放眼望去,整個天空都是五彩繽紛的煙花,噼里啪啦的爆竹聲震耳欲聾,象征著送舊迎新和接福,俗稱“接年”。大年初一這一天是不出門走親戚拜年的,這一天還不能洗澡、洗衣服。從正月初二開始,才可以走親戚、拜年。
一轉眼,到了正月十幾,街上過年的喜慶漸漸淡下去了。大人們開始上班,小孩子們也準備開學了,一切慢慢走上正軌。
“新年好呀,新年好呀”,我們唱歌,我們跳舞,隨著這優美的歌聲,我們迎來了春節的到來。
這一天,我和爸爸、媽媽去了爺爺奶奶家,當時弟弟也來了,弟弟才兩歲,過了一會兒,我教弟弟給爺爺和奶奶磕頭拜年,弟弟學的有模有樣的,樣子十分可愛,逗得爺爺奶奶開懷大笑,給了我和弟弟一人一個紅包,之后我又給姑姑拜年,姑奶又給了我個紅包,我很開心。
下午,天空響起了煙花爆竹的聲音,爸爸就帶著我下樓去放炮,點燃了,煙花在空中開放,五彩繽紛的花朵,我又看了看遠處的煙花,也很漂亮,五顏六色的,有的像千萬條銀蛇在天空飛,有的像金色的太陽在空中綻放,還有的像五彩繽紛的孔雀在空中游走,非常絢麗。
直到我們玩累了,我和爸爸才一起回家,晚飯過后,春節晚開會始了,這可是我們一家非常期待的節目,我們都坐在電視機前看演出,今年的'許多節目是圍繞著回家來演出的,后來我還吃了爺爺做的夜宵,晚上玩到零點才睡。
這就是我過的一個春節,不知道你們的春節是怎么度過的呢?想必一定也很精彩難忘吧。
春節,是農歷正月初一,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按照我國農歷,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一,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歷,公歷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歷的一月一日叫春節。
春節到了,意味著春天將要來臨,萬象復蘇草木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獲季節又要開始。人們剛剛度過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著春暖花開的日子,當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充滿喜悅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日。
千百年來,人們使年俗慶祝活動變得異常豐富多彩,每年從農歷臘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在春節前掃塵搞衛生,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
然后就是家家戶戶準備年貨,節前十天左右,人們就開始忙于采購物品,年貨包括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都要采買充足,還要準備一些過年時走親訪友時贈送的禮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準備過年時穿。在節前要在住宅的大門上粘貼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也就是用紅紙寫成的春聯。屋里張貼色彩鮮艷寓意吉祥的年畫,心靈手巧的姑娘們剪出美麗的窗花貼在窗戶上,門前掛大紅燈籠或貼福字及財神、門神像等,福字還可以倒貼,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氣到了,所有這些活動都是要為節日增添足夠的喜慶氣氛。
開頭部分:大致介紹一下春節,及春節的一些習俗,點明你所要介紹的習俗。(略寫) 第二部分:介紹這一習俗的來歷、象征意義等,像剪紙、年畫、千千結等還可以寫寫這些物品的種類、樣子等。(詳細)
第三部分:回憶自己參與這一活動的情景。(詳細)
結尾結尾部分:寫寫自己對這一習俗的感受
大街小巷飄著五顏六色的彩旗,高高地掛起了大紅燈籠,大人小孩喜氣洋洋,幸福的笑容都寫在臉上。春節到了,春節是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
你想知道春節的由來嗎?我來告訴你吧!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年的怪獸。這個怪獸長得碩大無比,而且生性兇殘。只要誰惹惱了它,它一定會張開那張血盆大口,一口把他吃掉。老百姓都拿它沒有辦法。除夕之夜,老百姓都去山上避難。就在這時來了一個仙翁,仙翁說年怕紅色和巨大的聲響。老百姓們半信半疑。于是抱著試試的心理,他們就拿了一些紅紙貼在門前,然后在地上架起火,往里面丟竹子。竹子燃燒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年獸聽到了,嚇得趕緊往山上跑了。
你還想知道小孩為什么過年會得到壓歲錢嗎?
從前有一個怪獸叫祟,他長得黑身白手,它每到除夕夜出來專門摸熟睡的小孩子腦門。小孩被摸過后就會發高燒說夢話。退燒后就會變成癡呆瘋癲的傻子。人們怕祟來傷害小孩,整夜點燈不睡,就叫守祟。
有一戶姓管的人家,夫妻老年得子,十分珍愛。在除夕夜不想讓祟摸孩子的腦袋,就給小孩子用紅紙包了銅錢,包了又拆,拆了又包,到了四更天的時候,他們覺著祟不會再來了,就把錢放在孩子的枕邊。沒想到他們一睡著,祟就來了。
祟正要摸小孩子的時候,突然孩子枕邊迸出一道金光,祟嚇得灰溜溜地跑了。于是這件事就傳揚開來,大家紛紛效仿。在除夕夜用紅紙包上錢給孩子,祟就再也不敢來了。
我們春節要發壓祟錢,還要看春節聯歡晚會,還要向長輩拜年。
春節的文化可真多啊!
“咚”伴隨著新年鐘聲的敲響,20xx年就向我們揮手告別了,我們迎來了嶄新的年。
春節最令我難忘的就是那“隆隆”的鞭炮聲,那絢麗的煙花。晚飯過后,爸爸想“淘”寶藏般的捧出了各式各樣、長短不一樣的煙花,我一臉驚訝與喜悅,一蹦三尺高,因為馬上就可以看到一年一度的“煙花盛宴”了。一會兒爺爺和爸爸、大伯、叔叔就把那些煙花搬到了屋前的一塊地上。隨后“大膽的爺爺”把一個較小的煙花放在了地上,然后熟練的點了一支香煙,用兩指夾著在導火索上戳了一下,然后迅速把煙塞進嘴里,抽著煙,跨著大步,休閑的走了。“哧、哧”的燃燒聲響了起來,隨后便火光沖天,五顏六色的煙花像炸了營似的直插云霄,方圓一平方的空中幾乎都成了屬于它們的天地,那深綠色的導火索就像指示它們的領導,指引著它們飛向更高、更遠的地方,使它們的色彩更加繽紛美麗。
隨后在爸爸的帶領下,大家又燃放了剩余的煙花,而這些煙花都無一不是美麗的,煙花在我們的歡笑中,完成了它們的使命。放完煙花后,我還是想玩,于是,我從壓歲錢中拿出了一百元買了一支極品飛花,我把極品飛花點燃后,只見一個個橢圓的東西“沖”地一下往天上沖去,然后飛到一定的高度炸開了,往上看猶如一朵巨大的花,而這花剛形成不久,花瓣就落了下來,這時,再往上看就像流星撞擊地球一樣。
煙花的火花把舊的一年驅走了,讓新的一年更加紅火。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