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華】寫物優秀作文錦集8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寫物優秀作文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那年春天,我種下了一棵蘋果樹
那是五六年以前的一個春天,我聽見門前有一群小伙伴吵鬧著:“玩去了嘍,玩去嘍。”隨后,我也跟著一起去了。
我們追趕著嬉戲著,來到了一片剛栽上蘋果樹的果園子里,每棵蘋果樹只有手指頭那么粗。
這時,一個賊頭賊腦,調皮搗蛋的男孩走過來。他雖然個子很矮,但是他是我們這群孩子的“頭”。
“我們把樹拔下來,帶回家栽上吧”。
“如果有人看見就麻煩了。”
“不礙事,反正現在沒有人,就是有人來了,不是還有我嗎?”
說著,他們就開始行動了。有的用手挖樹苗,有的幾個人合作拔一棵小樹苗。而我覺的不對,但又不敢阻止,只是呆呆地站在那里看著。
我遠遠地看見一個人飛快地向這邊跑來。他大約40多歲,皮膚黝黑,背有點駝,挽著衣袖,扛著鐵锨,好像要過來揍我們的樣子。其中拔樹的一個小伙伴也看見了。
“快跑呀,有人來了。”
話音剛了落,伙伴們就四處逃竄了,其中那個帶頭拔樹的跑地最快,猶如野兔一般。他們跑,我卻沒有跑,因為我沒有拔樹,我不害怕。
“站住,你們這些小家伙,給我站住。”
不一會,那個人就氣喘吁吁地來到我面前。
“你是哪個村的?你爸爸叫什么名字?你為什么來偷樹?”
“我沒有偷樹。”我理直氣壯地說。
“你還說你沒偷樹。如果你沒偷樹,你到這來干什么呢?”
“我真的沒有偷樹,如果你不信,你可以看看我的手,我的手不臟。”
說著我就把我不沾一點泥土的小手伸出來他看。
“你是個好孩子,那你回去吧。”
我剛轉身。
“等等……”
我剛回過頭來,只見他拿著鐵锨在果園里鋤了一棵旺盛的小樹苗,沖我走了過來。
“孩子你很誠實,你是好樣的,以后千萬不要學他們,回家把這棵小樹苗栽上吧。”
說完,他對著那些被糟蹋的小樹苗搖了搖頭走了。
回到家后,我把整個事情的經過跟爸爸說了。當時,爸爸也對我說:“孩子,你是對的。要記住:人無忠信,不可立于世。千萬不要學他們,咱把這棵樹苗栽上吧。”
過了幾天,我帶回的那棵小樹苗成活了,而其他伙伴的那些小樹苗,有的根部受到損害,有的根太少,總之竟一棵也沒有成活。
這件事已經過去六、七年了。那棵小樹也伴隨著我茁壯成長,長成了一棵粗壯的蘋果樹,還結出了又大又圓的蘋果。
那年春天,這棵蘋果樹不僅在我家的園子里扎下了根,更重要的是在我心中也扎下了深根。
我有一個可愛的機器人,它的名字叫咋咋度。
它頭上銀色的帽子,身上穿著銀色外衣,腳上穿著銀色鞋子,一副威風的樣子,好神氣!它的頭、手、手臂、腿、腳各個部位都可以活動,動起來時就像真人一樣靈活,可愛極了。
我最喜歡同咋咋度玩,每次做完作業,我就會摸摸它的手,摸摸它的頭,拉拉他的腳。讓它運動一下!有一次,我夢見咋咋度突然變成啦人類,它很厲害、聰明。我們學到哪篇課文,它背到哪篇課文。每次考試都100分。我問它為什么這么厲害,它說;只要讀多就是啦!
夢完啦后,我起床決定心說;我要向咋咋度學習,努力下去!
我哥哥家養了一只可愛的小狼狗,由于它全身都長著灰色的毛,哥哥便給它取名為“灰灰”。也許是哥哥和它長期相處的原因吧,“灰灰”可聽哥哥的話啦!每當哥哥喊:“灰灰,過來!” “灰灰”便飛快地跑到哥哥身邊,小尾巴一擺一擺的,脖子上的鈴鐺發出“叮當”的聲音,樣子真可愛!我多么想讓“灰灰”也聽我的話呀!因為心里想著“灰灰”,我經常到外婆家去玩(外婆和哥哥住在一起)。
有一次,我又到外婆家去玩。到了晚上,哥哥在房間里剛喊道:“灰灰,過來!”我一下把燈給關了,房間里一片漆黑。“灰灰”不知道哥哥在哪里,便站在那兒傻愣著,我連忙跑出來,又喊道“灰灰,過來。”“灰灰”以為我就是哥哥,便馬上跑到我身邊來。我高興得又蹦又跳,說:“灰灰聽我的話啦,灰灰聽我的話啦……”逗得全家人哈哈大笑。然后,我又學著哥哥平時的樣子命令“灰灰”坐下、躺下和站起來,我見“灰灰”做得很標準,便獎勵了它一顆糖。
現在“灰灰”成了我的好朋友,我真喜歡“灰灰”。
在我家的樓下,有一個草坪,從高處往下看,像一只兔子的形狀。
草坪上的小草,個個昂首挺胸,每天都穿著綠衣裳。冬天,它會脫掉舊衣,春天又穿上新衣,所謂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就是如此。在陽光的照耀下,小草們就像戰士們一樣挺立,又像財主對窮人的表情——傲慢地抬起頭。小草們很怕冷:冬天,它們不見蹤影,而到了春天又悄悄地露出了頭。
草坪中間有一棵大榕樹。早上,經常有人來到這兒爬樹;中午,又有許多人在這兒邊津津有味地吃著香噴噴的米飯邊下著棋子;晚上,就有許多人在這兒聊天、談心。夏天,這兒就成了人們的天地。在這種情況下,最多的數老人了,他們總是戴著老花鏡,認認真真地在那兒看《圣經》。
草坪的一天更是熱鬧。上午,總會有許多人來打羽毛球。中午,也有幾位小朋友在這兒悠閑自在、無憂無慮地看著故事書兒。下午,就瘋狂起來了,這里還有許多男孩在這兒踢球呢! 家鄉的草坪,是老人的地盤,也是小學生的天地。
我愛家鄉的草坪!
在生活中,到處都有他人對你的愛,它總在不經意間出現在你的身邊,有的也會以其他的方式和方法出現在你的身邊。
父母的愛更是不同。他們的愛是無怨無悔的,是無私的,是永恒的,是無微不至的,是不求回報的。父親的愛就如高山,往往深沉莊重,而母親的愛就如溪流,往往溫暖細膩。
母親在家庭生活中往往是無私的付出,不管做什么,首先要把的東西留給子女、再是父親,最后是自己。而母親對我們付出的愛,有時我們會感覺不到——那就是嘮叨。
每天,母親叫我起床,逼迫我快點起床穿衣,總會說:“為了讓你多睡會,我就晚了一些時間來叫你起床的。”當我洗漱完畢,吃早餐時,她又說為了讓我早餐的`營養充分,她又多做了一些早餐。當我吃不下時,她又會說:“早餐就吃這么一些,哪夠你這一上午的消耗呢?來來來,再多吃點,如果真吃不下,那就帶點零食去學校吧,餓了就吃些零食。”等我一切都準備就緒時,她又該說:“路上小心點,過馬路時要看紅綠燈,下午放學早點回來,別在外面玩,還有什么東西沒帶嗎?快檢查一下”……直到我出門上學后,耳旁才開始清靜下來了。可是,等到下午放學回家時,母親又開始像寺廟里的老和尚那樣不斷地向我念經,耳旁又開始吵鬧起來了。
這就是母親對我的嘮叨,但正是母親的這些嘮叨,使我懂得了她的苦心和用心,感受到了親情的溫暖,愛的溫暖,家庭的幸福。
那片充滿清香的美好,至今仍存于我的記憶之中。——題記
夜意闌珊,窗外樹影婆娑,葉片之間的沙沙低語仿佛大地的夢囈。夜漸深,月光下只留葉聲在起起伏伏,仿佛永不停息的小夜曲。
冬——初識
深冬,窗外一片蕭索。我獨自坐在房間背書,一篇篇冗長乏味的課文令我煩躁不安,索性扔下書本,到外面散心。眼前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寒風刀割般掛在我臉上,早已沒有昔日的銀裝素裹、白雪皚皚之感,取而代之的,是無盡的煩悶,我的心靈逐漸蒙上了結疤。
拐過一個又一個小巷,倏然,一股清香夾著空氣撲面而來,如水袖般靈秀飄逸,于血液中殘留共振。我停下腳步,享受著清香——打翻了的紅酒似的,卻又沒有這般濃烈;花田里的玫瑰似的,卻又沒有這般妖嬈。她是古色古香,令人無法捉摸的。我向小巷深處走去,看到了香的主人——一棵凌寒獨放的梅樹。冬日的肅殺令大多樹落下了曾經引以為傲的葉子,變得光禿禿的,毫無生機可言。而梅樹卻以一己之力給小巷帶來了清香與生機,凌風傲寒,純凈淡雅。我心靈上的蒙塵結疤被一層一層的揭開。
與她初識,我的記憶中增添了一份美好。
春——離別
告別了寒風凌冽的冬天,春天的萬物逐漸復蘇。奮斗于作業的我突憶那棵梅樹,便興致勃勃地走到那個熟悉的小巷。原以為梅樹會生長得更好,四周將傳遍清香,但呈現在我眼前的卻是一幅令人觸目驚心的畫面:梅樹被人攔腰砍斷,如同“吊死鬼”一般,梅花依舊散發著清香,殊不知它所依賴的水分和營養再也沒有了,仿佛是一個被遺棄的襁褓中的嬰兒,不知道自己悲慘的命運。我惋惜,我痛恨,一群愚氓之輩毀了她,毀了人間的真善美!我的心靈中充滿了對毀美之人的深痛惡絕。
與她離別,那份美好只能存于記憶。
秋——又見
自從與梅樹分別,我的心中痛苦萬分,每次出門都會繞過那個小巷,因為我不忍直視那梅樹的悲慘模樣。不經意間,我的腳步情不自禁的來到了小巷,我想閉上眼,卻發現梅樹竟奇跡般地出現在了我的眼前:依舊是那樣的古色古香,令人無法捉摸。我發現梅樹的樹身上曾被砍斷的部分只留一道淡淡的痕跡,原來,梅樹沒有屈服于被毀的命運,而是重新抽枝、重新生長,她以清香向命運表示她的不屈。我的心靈中再次充滿了美好。
與她又見,那份記憶愈來愈美好。
也許是凡塵太快,月華雖如初,梅樹也花開花落了好幾截,但帶給我記憶的那份充滿清香的美好,卻已被丟棄在時光的風中,漸漸消散。但我不曾遺忘,而是小心地存放在記憶深處,只因那份記憶太過美好。
那份記憶中的美好,將永遠存于我的記憶之中。——后記
水仙花實在是一種十分可愛的花兒。它的花瓣是玉牙色的,花蕊卻是鵝黃色的,一淺一深,色調配的相當和諧。花瓣顯得厚實滋潤,花瓣的行狀卻是那樣精巧細致,好象是細心的雕刻家精心雕刻而成的。水仙得美,是一種秀麗的,淡雅的,恬靜得美,是一種樸實無華得美。人們愛水仙,或許就正愛這一點吧!
水仙花實在是盆栽花中最不給人添麻煩得一種花兒了。它不需要施肥,剪枝,只需人們的一汪清水,一掬細沙;可是供人觀賞,卻長達數月之久。
在百花凋零,萬木枯黃的冬春交替之際,水仙花卻生機勃勃地抽芽,生根,萌葉,含苞,甚至綻出鮮靈靈的花朵來。
養一盆水仙,可以在萬木蕭瑟之時感受春天的氣息,從中看到希望,受到鼓舞。
我贊美水仙,贊美它的花,更贊美它的品格,精神。
我養了兩只可愛的小烏龜。它們的殼上有平行四邊形的圖案,腹部有些奇形怪狀的花紋。對面爺爺告訴我怎樣從腹部的花紋來分辨它們的性別,所以我一眼就能看出它們哪知是公的,哪知是母的。
平時我的小烏龜呆在魚缸里一動不動的,可每當我喂食時,它們立即有了活力。它們聞著食物的氣味向前游,當鎖定了目標時,它們就會立即采取行動:頭一伸,馬上咬住食物,再嚼一嚼。食物便成了它們的腹中之物了。有時候食物太大了,它們就會用尖尖的前爪子來扒開。有一次,我給它們喂了食,其他的已經搭掃”完了,就剩最后一顆了,它們倆同時咬住了食物,都不松口,只聽到“撲通”一聲,烏龜們撞到了魚缸上。食物呢?食物已經碎了……
我的烏龜可是爬行高手。有一次,我把烏龜放在一塊大大的海綿上,我把海綿豎起來,奇跡發生了:烏龜不僅沒掉下來,反而穩穩地往上爬。我仔細看了看,原來是烏龜那爪子牢牢地扎在了海綿里,才會發生這樣的奇跡。
別看小烏龜呆在水里挺和睦的,可有時它們也會鬧矛盾。有一次,小烏龜們在水里嬉戲,母的那只游到公烏龜的旁邊,公的卻用爪子扒開了它,好象再說:“哥忙著呢!一邊玩去,別來煩我!”
我愛我的小烏龜,它們的可愛恰在那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