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種子》中班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種子》中班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種子》中班教案1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活動帶來的快樂,初步理解音樂三段體的結構。
2.根據音樂節奏及樂句變化創編健身動作。
3.了解合理飲食和適當運動對身體健康的作用。
活動準備:
音樂《瑞典狂想曲》片段(附后),胖鴨、瘦鴨圖片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完整傾聽一遍音樂,初步感受音樂節奏。
1.今天,王老師帶來了一首好聽的音樂與小朋友們分享。
2.請你們說說,聽了這段音樂你有什么感覺?
3.音樂里講了一個小動物的故事,猜猜看是哪個小動物啊?
二、觀察圖片,并且分段感受及表現音樂。
1.出示胖鴨圖。嘎嘎嘎,誰來了?它長得怎么樣?(胖胖的。)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2.你們來學學它的樣子。(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示胖鴨的大肚子。)
3.探索第一段動作。
①鴨子自從長大以后就開始變懶了,每天吃很多食物,又不愛運動,結果越來越胖,肚子也越來越大。你們聽,它來了。
②幼兒聽第一段音樂,感受音樂節奏。
③在這段音樂里,鴨子是怎么走路的?(探索表現鴨子搖搖擺擺、笨手笨腳的樣子。)
④讓我們一起來跟著音樂表演一下。
4.探索第二段動作。
①鴨子胖得連路都走不動了,它心里可著急了,怎么辦呢?(通過運動來減肥)。
②它會做哪些運動呢? (引導幼兒大膽想像,自由探索鴨子可能做的健身動作。)
③幼兒傾聽b段音樂,感受其與a段音樂的不同。讓我們跟著第二段音樂一起來做做運動,請小朋友們全體起立。(引導幼兒跟隨音樂節奏各自表現。)
④可表演兩遍,第二遍請表演好的小朋友上臺來表演,其他小朋友可以跟她學一學。
5.探索第三段動作
①出示瘦鴨圖。正像小朋友所希望的那樣,通過運動胖鴨子變瘦了。它變瘦以后走路會變得怎么樣呢?請你們聽第三段音樂來想像一下。
②鴨子瘦了以后心情怎么樣啊?(很開心)。你們覺得她還會做些什么呢?誰愿意來表演一下?(幼兒根據節奏表現減肥后的鴨子輕快的動作。)
③讓我們一起跟著音樂來表演一下。(表現出鴨子開心的心情)。
(評:在這個環節中,教師通過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不僅幫助幼兒感受了音樂,而且讓幼兒結合生活經驗創編動作,充分發揮了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三、完整表演
1.我們今天聽了一首好聽的音樂,還知道了《鴨子瘦身》的故事,通過這個故事,鴨子懂得了什么?(提醒幼兒注意合理飲食,加強鍛煉。)
2.接下來請小朋友們一起隨著音樂完整地表演一下。(鼓勵幼兒根據自己設計的情節、動作進行表演。)
《種子》中班教案2活動目標:
1、樂于探索生活的樂趣。
2、分辨各種種子的形狀、大小、顏色、名字。
3、能積極動腦筋,獨立解決問題。
4、初步了解種子的小常識。
5、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重點難點:
分辨各種種子
活動準備:
幼兒帶各種各樣的種子,各種相對成長果實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題
昨天老師讓你們帶來了很多種子,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長大后會變成什么!
二、認識種子
1、認識南瓜種子。
(教師拿起一顆南瓜種子)大家知道這是什么種子嗎?(幼:南瓜,香瓜)
2、有的小朋友說對了,這是一粒南瓜籽,我們來看看,南瓜子長什么樣,誰來說說看?(幼:顏色黃黃的,樣子扁扁的)(師出示南瓜圖片)
3、認識玉米種子。
(拿出另一粒)那這是什么?(幼:玉米的肉)那這是不是種子呢?(不是)小朋友們錯了,這是種子,玉米熟了可以吃,但生的玉米是可以做種子的。
4、認識其他種子
現在請一個小朋友上來,你找出一粒你認識的,請其他小朋友來認識下這是什么種子。(幼一:這是蒜的種子,因為它會發芽,我在家看過,小朋友知道了嗎?)
(幼二:這是黑黑的是西瓜種子,這個也是!)
5、蘋果籽和西瓜種子
6、了解綠豆本身也是種子
三、種種子
大家認識了這么多的種子,現在讓我們一起動手把種子寶寶們種起來吧。
活動延伸:
每天早晨幼兒幫忙澆水,拔草,看著種子一天天長大。
《種子》中班教案3【活動目標】
1、知道種子能生長,初步了解植物生所需要的一些自然因素。
2、嘗試記錄幫助種子生長的方法,體驗幫助種子長大的快樂之情。
【活動準備】
1、中(2)班綠色家園責任田的照片。
2、下雨、陽光、蚯蚓ppt、視頻。
3、記錄紙(小苗的形狀)、記號筆、展板。
【活動過程】
一、引出主題。
1、前幾天,我們在責任田里種了什么?(花生)它們發芽了嗎?(沒有)
這些小種子啊心里可著急了,它們好想快點長大!
那種子長大誰會來幫幫他們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種子寶寶在長大。
觀看ppt,了解春雨、陽光、蚯蚓是怎樣幫助想長大的種子的。
1、春雨
(1)這是什么聲音?原來是春雨啊。春天到了,春雨嘩啦啦地下,落到綠色家園里,落到泥土上。
(2)種子寶寶喜歡它嗎?為什么?
下了春雨,種子寶寶喝得飽飽的,身體長得胖胖的。
2、太陽
(1)誰來幫忙了?
太陽公公散發著光芒,曬著太陽可真暖和啊,種子寶寶伸了個懶腰,使勁地往上長,長出了小芽芽。
3、蚯蚓
過渡:還有誰也會來幫忙呢?
(1)(我來啦,我來啦,我來幫助你)猜猜是誰呀?
(2)小蚯蚓是怎樣幫助種子長大的呢?
蚯蚓在泥土里鉆來鉆去,幫助小種子松土。
(3)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小蚯蚓幫種子寶寶松松土吧。
現在的泥土又松又軟,小種子使勁地頂啊頂,終于鉆出了地面。
總結:原來種子寶寶長大需要雨水的滋潤,陽光的照耀,還有小動物們的幫忙呢。
三、幫助種子生長。
1、引導幼兒大膽想象你會怎樣幫助種子生長:
他們對種 ……此處隱藏5625個字……子寶寶一樣哦。
2、教師引導幼兒對各種種子的顏色、形狀、硬度、光滑度等做進一步地觀察與講述。
3、了解、品嘗常見的種子食品,體會秋天是豐收的季節。
(教師出示其它的種子)
師:看,老師還帶來一些東西,(瓜子、花生、黃豆、紅豆、開心果、核桃等)它們叫什么呢?
師:其實,這些都是植物種子。種子種子不僅能長成植物,而且還是我們人體的營養寶庫,所以,許多種子也被人們做成了食品。
幼兒品嘗種子食品。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水果的種子,還品嘗了一些種子食品,如果以后你還發現了其他植物種子的秘密,再來告訴大家。
活動建議:
自然角:每人選擇一種種子進行種植,并進行種子發芽的紀錄。
區角活動:學習剝各類種子的種皮,進一步探索種子的內部結構。
家長共育:請家長幫助幼兒收集農作物的種子,豐富幼兒有關植物種子的知識經驗。
領域滲透:在美術活動中進行種子貼畫的活動,鞏固幼兒對種子外部形狀的認識。
《種子》中班教案13活動名稱:小花籽找朋友(故事)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能用語言清楚地表達小花籽找快樂的經過。
2、產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懂得為別人做好事自己會獲得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小花籽”形象圖。
2、故事錄音磁帶。
活動重點:理解故事內容,邊看幼兒用書邊講說。
活動過程:
1、出示“小花籽”形象圖,教師講故事的第一段:
“小花籽想要出去找什么?”
“你認為小花籽會找到快樂嗎?它找到的快樂是什么?”
2、教師完整地講故事,幼兒欣賞:
“故事的名稱是什么?”
“小花籽找到的快樂是什么?”
3、出示教學掛圖,幼兒在次欣賞故事:
“小花籽出去看見了誰?”
“小花籽是怎么問它們的?它們又是怎么回答的?”(學講角色對話。)
“太陽、小鳥、蜜蜂、青蛙都有自己的快樂,它們的快樂是什么?”
4、幼兒分組討論:
“小花籽是怎么找到快樂的?”
“小花籽找到的快樂是什么?”
5、“我們有沒有快樂?我們怎樣才能找到快樂?”
《種子》中班教案14活動目標
1、通過尋找水果種子藏在哪里的活動,知道種子都藏在果實里,了解種子的用途。
2、幫助種子找到相應的果實,發現種子的豐富多彩。
3、主動地參與探索活動,體驗發現的樂趣。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已經認識、品嘗過秋天常見的水果。
2、幼兒收集各類秋天的水果;西瓜、蘋果、葡萄、石榴等水果的種子;水果剖面圖若干張、種子食品若干種。
活動過程
1、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水果,引發幼兒尋找種子的興趣。
(1)教師引導幼兒按水果的名稱、生長的地方、形狀、口味等方面逐一介紹果實。
(2)教師出示部分果實的植物圖片,引導幼兒發現自己帶來的都是植物的果實。
2、尋找水果里的種子,了解種子的用途。
(1)教師:你們在吃這些水果的時候,有沒有發現果實里面的小秘密?(有籽、有核、有硬硬的東西)
(2)幼兒動手操作,自己去發現果實里的秘密,邊找邊交流自己的發現。(提供各類果實,部分水果已切開,中間用牙簽連接。)
(3)教師組織幼兒討論:你在果實中發現了什么?
(4)教師:小朋友發現的這些都是果實的種子寶寶。種子寶寶為什么要藏在果實媽媽的肚子里呢?
(5)教師:種子寶寶的本領可大了,如果把它放在泥土里,它會慢慢地發芽、長葉、開花,最好會結出許多許多的果實。
3、游戲:種子找果實,發現種子的豐富多彩。
(1)教師:我這有許多的種子寶寶,它們找不到自己的果實媽媽了,你能幫他們找到嗎?看,果實媽媽都在前面的圖上,它們的肚子里都有幾個種子寶寶,你要仔細的看清楚手里的種子寶寶和果實媽媽肚子里的種子寶寶一樣哦。
(2)教師引導幼兒對各種種子的顏色、形狀、硬度、光滑度等做進一步地觀察與講述。
4、了解、品嘗常見的種子食品,體會秋天是豐收的季節。
(教師出示其它的種子)
教師:看,老師還帶來一些東西,(瓜子、花生、黃豆、紅豆、開心果、核桃等)它們叫什么呢?
教師:其實,這些都是植物種子。種子種子不僅能長成植物,而且還是我們人體的營養寶庫,所以,許多種子也被人們做成了食品。
幼兒品嘗種子食品。
教師:今天,我們認識了水果的種子,還品嘗了一些種子食品,如果以后你還發現了其他植物種子的秘密,再來告訴大家。
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活動延伸
自然角:每人選擇一種種子進行種植,并進行種子發芽的紀錄。
區角活動:學習剝各類種子的種皮,進一步探索種子的內部結構。
家長共育:請家長幫助幼兒收集農作物的種子,豐富幼兒有關植物種子的知識經驗。
領域滲透:在美術活動中進行種子貼畫的活動,鞏固幼兒對種子外部形狀的認識。
《種子》中班教案15活動目標
1.感知種子的生長部位,初步了解種子的特殊傳播方式。
2.通過操作、探索,對植物構造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和幼兒一起收集農村比較常見的植物、根據幼兒收集的植物制作PPT課件(蒼耳、蒲公英、刺毛球等)、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通過觀察,引起興趣
想一想,這些植物里面藏著什么小秘密?
2. 積極探索,發現種子
(1)設疑猜測
師:植物的種子在哪里呢?
(2)探索種子的秘密,交流結果
師:你在植物的什么地方找到了種子?
它們的種子是什么樣的?
(3)展示課件,梳理小結
a.幼兒嘗試操作、探索
師:這些種子是怎么樣變成植物的呢?(操作材料包)
b.交流、討論
c.展示PPT,揭曉答案
d.師小結:不同的植物,它們的傳播方式是不一樣的,有的借助風力,有的通過小鳥的幫助……(根據觀察的結果小結)
3.活動延伸
師:你還知道其它植物種子不一樣的傳播方式嗎?
活動生成及建議
1.活動前,建議家長帶孩子去田野、路邊尋找各種植物,收集有關種子傳播的資料及經驗,使活動能順利進行。
2.通過對活動的了解,進行語言活動,如:詩歌《植物媽媽有辦法》,讓幼兒更好地了解植物的傳播方式。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