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15篇)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后感吧。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摔跤吧爸爸》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1平時我不在媽媽身邊,一起看電影的機會自然少之又少。今天,媽媽陪我看了一部電影《摔跤吧,爸爸》。
電影開始就來了一場摔跤,獲勝的人贏過全國冠軍,他的名字叫馬哈維亞·辛格·珀尕,他退役后,為了想為印度取得一枚金牌,就想要生一個兒子。不幸的是,他老婆接二連三生了四個女兒,大女兒名字叫吉塔·辛格·珀尕,二女兒名字叫巴比塔·辛格·珀尕。有一次,吉塔和巴比塔把兩個男孩打得鼻青臉腫,馬哈維亞要她們把打人過程講述一下。兩個女兒打了隔壁哥哥示范了一下,馬哈維亞卻越看越興奮,因為他找到了希望——兩個女兒有摔跤的天賦。于是,他對兩個女兒的訓練開始了。每天天不亮就起來跑步和各種體能訓練。兩個姑娘原來長著漂亮長發,他爸爸都把她們的頭發剪短了,剪了頭發的姑娘像兩個假小子,倆姑娘忍不住傷心落淚。訓練了一段時間,兩個姑娘終于忍不住了,她們秘密的進行了一場革命,比如把爸爸鬧鐘調晚了,在爸爸晚起床后她倆卻裝作已經自覺訓練很久了。最終爸爸識破了她倆的詭計,并說服她們自覺參加訓練。接著吉塔和巴比塔參加了摔跤比賽,連勝了好多場,直到吉塔贏得了全國冠軍,參加國家隊訓練時遇到了新的教練,教練教她的方法卻和她父親背道而馳,吉塔自己也散漫了很多,追逐時尚潮流、毫不忌口大吃美食......,后來輸了世界級比賽也毫不在乎,還好當時巴比塔也贏了全國冠軍去說服了她,她回心轉意又開始用父親的方法贏得了世界冠軍。
這部電影告訴我,想要成為一個成功者,要永不放棄,要吃苦耐勞。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2影片中的爸爸能夠跳出只有男孩子才能繼承他摔跤愿望的框框,不顧社會的壓力和世俗的偏見,傾盡全力訓練兩個女兒,說明他對女兒真摯的愛,希望她們取得成功;讓女孩子們成為摔跤運動員究竟能取得什么樣的成績,能走多遠,這其中的未知因素實在太多。這個父親實際上在拿兩個女兒的人生作一次賭博,幸運的是他賭贏了。那反過來想,他如果賭輸了呢?她們以后的人生將會怎樣?
這個影片有兩個片段,我印象比較深刻:
一、第一次在正式比賽中女主找到當時幾個人中最厲害的那個,雖然過程很精彩,女主也很努力,但是結果還是輸了,但是事后,女主一副倔強的樣子問父親:爸爸,什么時候能參加下一次比賽?
二、女主代表國家隊開始參加國際大賽,但是每次都是一輪游,連續的失敗讓女主幾乎喪失信心,他的父親后來來到了她的身邊,鼓勵她、訓練她,最終女主代表國家隊贏得了比賽,獲得金牌。
堅持、不放棄,失敗不可怕,一定要站起來勇敢前行!成功的源泉來自于日常大量的積累,來自于彎路中的曲折,來自于絕不放棄,從而獲得成功!臺下十年功、臺上十分鐘。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如果堅持目標,只要足夠堅持,成功總會來到你身邊。
最近我一直在聽一首歌:楊宗緯的《給未來的自己》;“不管怎樣 怎樣都會受傷 傷了又怎樣 至少我很堅強我很坦蕩”、“一天一天 一天推翻一天 堅持的信仰 我會記住自己今天的模樣”,這幾句歌詞,我很喜歡;一定要堅持,堅持走向目標,總有一天,小樹苗能夠成長為一顆參天大樹。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35月2日,由印度男星阿米爾-汗主演的新片《摔跤吧!爸爸》在上海舉行看片會,該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溫暖幽默的勵志故事,映后,有觀眾稱贊劇情熱血逗樂,摔跤競技驚心動魄,畫面充滿異域風情。據悉,《摔跤吧!爸爸》將定檔于5月5日全國上映。
作為寶萊塢最知名的印度男星,阿米爾-汗享譽國際,佳作無數。而過去阿米爾-汗也憑借著《三傻大鬧寶萊塢》、《我的個神啊》等影片在國內的廣泛流傳而打下了深厚的群眾基礎,其中《我的個神啊》更是以近1.2億人民幣創下了寶萊塢電影在中國內地的最高票房記錄。
《摔跤吧!爸爸》是阿米爾-汗的最新力作,該片根據印度著名摔跤手馬哈維亞-辛格-珀尕的真實事跡改編,是一部講述女性為自己爭取命運自主權并贏得尊嚴的勵志喜劇電影:印度摔跤手冠軍馬哈維亞-辛格-珀尕因生活所迫放棄摔跤之后,希望兒子可以幫他完成夢想——為印度贏得世界級金牌。不料命運的捉弄讓他連生了四個女兒,偶然的機會他開始教授女兒摔跤,期間趣事多多,但也由此引發了一連串有關輿論、宗教等的社會話題事件。
阿米爾-汗在電影中飾演主角馬哈維亞-辛格-珀尕,并經歷了該角色的19歲、29歲和55歲三個年齡段。為此,阿米爾-汗先是完成了角色19歲的青年戲份;隨后在短時間內增肥28公斤,以演出該角色55歲時發福的狀態,此時阿米爾-汗的體重已達到了100公斤,儼然一位大腹便便的中年胖子,最后為了貼合該角色29歲摔跤手生涯黃金時期的體型,阿米爾-汗又用了五個月的時間,在健身房揮汗如雨,不僅減掉了25公斤的贅肉,更學習摔跤技巧,練就了擁有八塊腹肌的魔鬼身材,他的敬業精神也贏得了大批觀眾和粉絲的高度贊揚。
映后,有觀眾稱贊該片幽默詼諧又不乏深意的劇情所感染,“這是一部非常鼓舞人心的勵志影片,不僅有濃濃的喜劇效果,還非常的勵志感人。”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4觀看之前,對這部電影并沒有太多的期待,本能上不喜歡印度的電影,觀看之后,感慨頗多,觀看過程中也因為感動幾度落淚。
首先,要從印度說起,印度是一個非常重男輕女的國家,而影片中有這么一個家庭卻是個例外,這個爸爸沒能參加國際摔跤比賽。于是,他一心想生一個男孩實現他的愿望,但是生下四個卻都是女孩。有一天偶然發現兩個女兒有摔跤過人之處,就訓練她們直到進入國家摔跤比賽,并進入國家體育學院學習。
其次,成功沒有捷徑,快樂的精髓來自于經歷、拼搏;事實告訴我們,誰也不會隨隨便便成功,簡單易得的快樂和誘惑會麻醉我們的神經,結果是,讓我們把過多的時間用于簡單快樂,而不是用于厚積薄發。
再次,需要有夢想。正如世紀老人冰心所言:成功的花兒,人們只驚慕她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它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成功是由痛苦創造生命的夢想,是由自強不息鑄造的奇跡。劇中的吉塔和巴比塔為了實現父親的冠軍夢,他們遠離自己最愛吃的零食,被逼含淚剪去最象征女性的長發,忍受來自同齡人與非同齡人異樣的眼光、非議和嘲笑。他們犧牲那個年齡階段該有的娛樂時間,艱苦訓練。其實用于我們工作中也是一樣的,那些站在頂峰的人,并非我們看的那么瀟灑,只有付出了才會有收獲。成功的道路充滿艱辛,輝煌的背后灑滿汗水。但即使前方的道路再難,荊棘再深,夢想的實現也不無可能。
最后感悟:選擇大于努力,慶幸最后的教練是自己的爸爸,才能獲得成功,看到影片也聯想到,很慶幸自己選擇揚州青銳這個平臺,有 ……此處隱藏4166個字……虎呢?從今以后,我要向電影主人公吉塔學習,理解爸爸,成為爸爸的驕傲,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有一顆堅持的心,勇敢地向目標前進。
《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有笑也有淚,讓人感到非常親切。通過欣賞這部電影,我感受到9年來父母為我付出的心血,也是那么多,他們對我的期望,也是那么大。我要做一個有夢想、并且努力去實現夢想的人!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12《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我就是沖著阿米爾·汗去的,果然沒讓人失望,跟三傻大鬧寶萊塢一樣,都有對社會主流思想以及教育的抨擊。這部劇給我最大感受就是一個人生指導師是多么重要的。因為爸爸的“自私”硬讓自己的女兒踏上摔跤的路上,才讓她們擺脫印度女孩一輩子守著廚房、相夫教子的生活。這更加堅定了我之前的想法:父母在孩子懂事前必須“逼”他專注一件事。因為我工作中接觸很多都已經結婚生孩的阿姨們,她們大部分都持著一種想法:“我的全部工資支持孩子多學點興趣,舞蹈、畫畫、書法、鋼琴還上各種興趣班”。其實我一點都不贊成這種自以為很偉大的做法,你以為孩子多學多接觸新事物,等她最后發現自己真的喜歡什么你再讓他專注么?NO!三分鐘熱度誰都有,為人父母,請事先做好規劃,選定該專注的一件事并持之以恒好嗎?現在互聯網時代,綜合素質誰都不缺,不懂的知識上網一查都有,未來的世界是“專業”的世界,誰把事情最精最細,誰才能無可取代。
電影中另外一個讓我“害怕”的細節是,大女兒得到全國冠軍之后上了印度最好的體育學校,她的世界開闊了,在朋友的引導下開始把頭發留長、抹指甲油,去吃想吃的高熱量食品,按老套的劇情后面的發展都是這位女兒比賽道路上各種遭遇挫折,果不其然。所以這才讓我害怕,是不是只有短頭發、不打扮,沒有雜七雜八的欲望的時候才能夠取得成功?反過來就是說,沒獲取成功就是因為有了無謂的欲望?難道留長頭發、抹指甲油、吃甜食就是罪惡么?有沒有一種可能,我打扮漂漂亮亮也能取得成功?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13看了最近被電影院線炒的火熱的摔跤吧,爸爸,讓我震撼的不是父女兩人為了民族利益的爭取在背后付出的努力,讓我感動的是貫穿全篇的深深父愛。
摔跤吧,爸爸顛覆了我對印度電影的看法,在我的印象里印度電影的最大的特點就是歌舞,開心又或者是不開心時,他們都會用舞蹈和歌曲來表達。但在摔跤吧,爸爸里沒有舞蹈穿插,只有恰到好處的講述。摔跤吧,爸爸講述的是一個父親,他曾經是印度國家摔跤冠軍,因生活所迫才放棄了摔跤,本想要兒子能夠替他完成夢想,卻沒想到生了四個女兒。本以為不可能完成夢想的他卻看到了女兒的天賦,在艱苦的訓練中贏了一場又一場的比賽,并在一個又一個的比賽中使得千千萬萬的印度女性走上摔跤臺的故事。
在父親做出訓練女兒成為摔跤手的這個決定的時候,其實是父親做出的最為難的決定。讓女兒成為摔跤手,就得讓女兒放棄心愛的長發,裙子和愛吃的東西。但要讓女兒不走上摔跤手這條路,女兒就可能要在廚房里面過著平淡的一生。在這個電影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白天里是對女兒嚴格的父親,到了一天辛苦訓練結束后,每晚父親都會慈愛的幫女兒揉一揉酸脹的腿,而這一切女兒都是不知情的,看著父親眼里的心疼,讓我不禁想起一句話“愛你,就得狠下心來為你的未來做打算。”
影片里還有一段,從屏幕里散發出的父愛讓人感動。當女兒進國家隊為了更好地準備參賽時,由于女兒還是更適應父親的訓練方法,所以總出去逃練去找父親訓練,但當事情被發現的時候,女兒就被要求不能參賽,平日里驕傲的父親,在那一刻為了女兒低頭認錯。
摔跤吧,爸爸里面的父親只是世上這千千萬萬當中的一個,但千千萬萬個父親都有一個共同的心愿,愿子女好。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14暑假里,我和爸爸媽媽一齊看了電影《摔跤吧!爸爸》。影片講述了印度全國摔跤冠軍馬哈維亞辛格珀尕訓練兩個女兒成為世界摔跤冠軍的故事。我被珀尕嚴厲而仁慈的父愛所感動,也深深感嘆吉塔和巴比塔的努力拼搏精神。影片中主人公的經歷完美的闡釋了“理想+行動=成功”這必須律。
父愛是深沉而偉大的。珀尕是一位教練,更是一位父親,他對女兒們嚴厲而慈愛。這位“教練”在訓練時冷酷無情,對“學生”沒有絲毫憐惜和妥協。他要求女兒們務必每一天早上五點起床跑步,練習各種摔跤動作,并和男人肉搏。當她們反抗時,他毅然決然的剪掉了她們的秀發,全然不顧她們會因此而遭人嘲笑。因此,他的女兒們以前一度恨透了這個“教練”。但作為父親,珀尕也有溫柔的一面,能夠說他是一個對女兒們極富感情“虎爸”。父愛,有時只是一個表情,一個動作,這些小細節我們也許都不曾在意,而它,恰恰就是最深沉的父愛呀!吉塔和巴比塔開始并不理解父親,只是覺得父親殘酷,到之后她們才發現自己是何等幸運、如此幸福!
勤奮是通向成功的不二法寶。吉塔和巴比塔的成功當然不僅僅僅因為爸爸施加的壓力,她們自覺自發的勤奮拼搏精神最終把她們推向了巔峰。滴水穿石,這對姐妹最后坐上了世界冠軍的寶座!她們取得的成就,不僅僅實現了父親的愿望,為國爭光,也給當時印度重男輕女的社會偏見重重一擊!她們宣告,女孩也能成為強者!
理想召喚行動,勤奮鑄就成功。作為青少年,我們都要認真思考,樹立自己的理想,并且為之不斷努力。像吉塔和巴比塔那樣,我也有一對關愛支持我的父母,而且我生活在一個開放包容的社會和富強民主的國家,我必須珍惜好時光,努力進取,早日實現自己的理想,不辜負父母的期望,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才,鑄就輝煌燦爛的人生!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15在印度有一個很強的摔跤手的爸爸,他一心想當世界冠軍,可是最后只拿了一個全國冠軍。從那以后,他一直想要一個男孩,可每次都是女孩。他有點兒灰心,可一次偶然,他發現兩個女兒有摔跤的能力,于是開始了嚴厲而又持續的訓練。
看到這兒,我想說:我們不要只把希望放在男孩子身上,有誰說過男孩的是女孩不能做?現在都是男女平等。
之后,爸爸一直在訓練她們,女兒們都怪她們的爸爸狠。可是,另一個女孩說:“你們的爸爸很好,我的爸爸都不要我。”
我們要知道,爸爸不管做什么都是為了我們好的,我們不應該去指責爸爸,要知道,爸爸可是為了我們做了不少事情啊。
后來,他的一個女兒果然很棒,已經和他一樣——拿到了全國冠軍。她進了國家隊。那里的教練可能是因為自身的原因,所教的一套,女兒不能完全適應或不適合她自己,失去了一次又一次奪冠的機會。世界比賽時,她爸爸也去了,教練和他爸爸都說出了各自的想法和應對辦法。最終,她在綜合教練和爸爸意見后,自己現場發揮,最后拿到了世界冠軍。
外面的壞人很多,有嫉妒你的,有不服你的······可是,不管怎么樣,你都要相信你爸爸的,因為爸爸是你再熟悉不過的,他最了解你,他最知道你在困擾時該怎樣,他最知道最適合你的方法!
平時,我們的家長可能因為我們的學習,經常讓我們不要干這個、干那個,有時還逼我們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現在想想,家長也都是為我們好。有時,我們還不能夠還準確地分辨事情的好壞,所以,也要更多的理解家長的一份好意。當然,平時也要多注重把自己的想法和家長說清楚,這樣才有利于我們更好地成長!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