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匯編15篇)
看完某一作品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觀后感了。在寫觀后感之前,可以先參考范文,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在美妙的音樂中,《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開始了,主持人是白巖松叔叔和歐陽夏丹阿姨,開始講述十位孝心少年的故事了……
孝心少年藍曉萍、藍云萍的媽媽生病去世了,爸爸精神失常,爺爺年老多病,爸爸和爺爺都沒有生活自理能力。在外面讀書的藍曉萍總是不定期的回家,挑水、撿柴、做飯,告訴年幼的妹妹(比我年齡還小)做家務活,因為自己不在家的時候爺爺和爸爸的生活起居就要靠妹妹一個人照顧了。當有機會讓姐妹倆免費在外地享受更好教育的時候,雖然很向往,但一想到要長期住校,不能照顧爺爺和爸爸,姐妹倆毅然選擇了堅守,這一點讓我最感動。
上面的十位孝心少年,他們是那么善良、孝順、懂事。他們用弱小的身軀擔當起家庭的重任,他們的孝心感動了我,為我樹立了好的榜樣。
我也要孝順父母,多做家務。不再任性自私了,不跟爸爸媽媽頂嘴了,不亂花錢了,改掉不良習慣。聽老師和爸爸媽媽的話,好好學習,做有孝心的孩子,將來好好報答他們。
昨天,我看了《最美孝心少年》,十位少年的“孝”打動了我,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們的孝心,足以感動天,感動地。盡管再累,再苦,他們也不怕,只為家人好。
其中,讓我感動的是王芹秀。王芹秀出生后,就被親生父母遺棄,被養父抱養。13歲的小姑娘王芹秀,雖然養父患有間歇性精神病,奶奶已86歲高齡,但是她用自己小小的肩膀撐起了這個家。上山打柴、照顧養父……她自己節儉,卻厚待家人。王芹秀將自己贊起的零花錢,給養父買了一雙新鞋,卻不給自己買點。
和他比起,我們很幸福。
“烏鴉反哺,羔羊跪乳。”我們一天天長大中,有沒有感恩過他們呢?有沒有盡一點孝呢?如一個人對爸爸媽媽對不感恩,那么他是一個不孝順,沒有孝心的人。
昨天,媽媽花幾百元錢給我和妹妹買衣服,一件衣服都一百多元,媽媽給自己買東西都舍不得那錢,對我們那是非常大方。媽媽盡量滿足我們,讓我們幸福快樂。我們什么時候又能真正理解呢?
孝心不在大小,不分遠近。作為親人,我們應該為他們減壓。
十位少年有孝心,有愛心,有擔當,知感恩……足以讓我們震撼,讓我們用感恩和愛去回報父母。因為:
孝心無價。
今天下午班會課老師讓我們看了《20xx最美孝心少年》,主要講的是:黃風、趙文龍、吳林香、徐沁燁、林章羽和何秀巡、高雨欣、路玉婷、邵帥、王芹秀,這十位孝心少年。
他們不管生活多么艱難、困苦,他們都堅持了下去。最讓我感動的是黃風。爸爸因為打工從樓上摔下來導致從此再也不能走路,她的媽媽因此離開了家。六歲的黃風就開始擔任照顧她的奶奶和躺在床上的爸爸。她獨自照顧爸爸,喂他吃飯、按摩,夜里每隔兩個小時就給爸爸翻一次身,這樣風雪無霜的日子她堅持了十年。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她聽鄉親們說上海的醫院條件好。她想:哪怕有一絲希望,她也不會放棄。她決定帶著爸爸去上海看病。她找了個電焊工,焊了一個四百斤重的鐵床,推著高位截癱的爸爸帶著奶奶,懷里揣著家里僅有的27元錢,出發了。一路上他們遇到了許多好心人,有好心的司機讓他們免費搭一段路,也有的好心人給他們買吃的。就這樣他們到達了上海·····
我看完這個最美孝心少年后,心里很難受。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以后要孝敬爸爸、媽媽,幫爸爸、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
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后,我被一個個懂得感恩、懂得孝順的少年深深地感動!我在淚水中聽著他們的故事,他們用人類最震撼的心聲,用人間最壯美的情懷讓我內心蕩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浪花!是他們用優秀的品德告訴天下人:孝心不能等,愛心不能遲!
高雨欣,今年十一歲,她八歲時父親離她而去,媽媽又被患有精神病的舅舅砍傷右手而癱瘓,不能做事。高雨欣就成了全家人的依靠。她白天拼命地讀書,每秒鐘對她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到了晚上,她就跟媽媽一起去賣燒烤,就算被蚊子叮得一個個玉米粒般的包,她也無暇理會。她最害怕同學們和老師們來,看見她,她怕被同學們笑話。是啊,別人家的孩子這時候都沉浸在父母的懷抱里呢,天真無邪地玩著,盡管這樣,而她依然以總分400分的成績取得了全省第一。她媽媽為了獎勵她,特意給她烤了那烤過無數次卻從來沒舍得嘗一口的香腸,她卻說:“這是用來賣錢的,給妹妹和自己交學費用的。”看到這里我“哇”地一聲大哭了起來。
再來看看自己,自嘆不如,總是讓媽媽擔心,每當看見媽媽失望的表情,心里只有難過,想想同為學生,常抱怨作業太多,還經常跟媽媽頂嘴,氣得媽媽胃病都犯了。以后我要好好學習,不辜負父母的期望。
今天,我看了《最美孝心少年》,內容非常感人。
在電影里講到很多很多感人的故事,但令我最難忘的還是那一對姐妹。雖然我忘記了他們的名字,但他們對父母的孝順我一點都沒忘記。他們從小就失去爺爺奶奶,爸爸每天要在田地里干活,媽媽又雙目失明。他們每天晚上都要幫媽媽洗腳,但也沒有因此而耽誤學習。
聯想到我自己,只會整天給父母添麻煩,沒有給家里做過一點貢獻,覺得很慚愧。這時我腦海里出現了一首歌《感恩的心》:“感恩的心,感謝有你……”然后,我哭了,我太感動了。從中我也懂得要學會自強自立,承擔自己的責任。
我們生在這個社會,實在是幸福了,可我卻身在福中不知福。現在、以后、將來,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孝順父母,未來承擔起屬于自己的責任,報答父母,回饋社會。
20xx年11月16日我和媽媽一起觀看了,[眾里尋你—最美孝心少年頒獎晚會],每一個孝心少年的事跡和孝心都讓我感動。
其中讓我最感動的是王芹秀,在她一個月的時候就被自己親生父母遺棄,被養父報養,并且她的爸爸和奶奶身體都不好,王芹秀從九歲就開始幫家里干農活,照顧爸爸和奶奶。為了貼補家用她經常上山砍柴,一次次摔倒都沒有放棄,把幾十斤重的柴背回家。為了給爸爸買一雙布鞋她攢了三個星期的零花錢,看到這里我哭了,這時媽媽摸摸我的頭什么也沒有說。
為了給我最好的生活爸爸每天都加班到深夜才回來,為了我能吃上營養又豐富的早餐媽媽每天早上很早就要起來忙活,可我有時還挑毛病這個不好吃,那個不好吃,怎么沒有酸奶啊。為了我能多學點知識爸爸幫我在少年宮報了英語,繪畫,媽媽當時還有點心疼錢,爸爸說為了孩子的將來沒關系,要知道我爸爸媽媽平時是很節約的,想到這里我真的很慚愧。太不懂事,
看到王芹秀的生活這么困難辛苦,而我還這樣太不該了。
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我長大以后讓我來回報你們吧,我要向最美孝心少年學習,從點滴做起,做最好的自己。
身邊總有一些人,會讓你感動;總有一些人,讓你感同身受;總有一些物質,能夠填滿你的心房。今天在我觀看完《最美孝心少年》后,有一種名為‘感動’的東西占據了我整個心房。
令我記憶最深刻的是一個小男孩,他的媽媽不會說話,小男孩卻堅持又有耐心地教媽媽說話。一句話可能要教好上好久,比如:一句“我要喝水”都要學上好久。小男孩卻從不放棄,不分晝夜地教媽媽,讓我感動不已。
再來看看自己,自嘆不如,總是讓媽媽擔憂。曾經也想讓媽媽笑口常開,卻總是弄得她眉頭緊鎖。又常常跟媽媽頂嘴,氣得媽媽胃痛,可媽媽總是原諒了我。
今后我應該做一個有孝心的孩子,不讓爸爸媽媽生氣,好好學習,不辜負父母的期望。此時此刻我不禁想起了出自《勸報親恩篇》的一句話:“時時體貼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掛牽”。
“黑白琴鍵分明,象你亮麗的眼睛”一首動聽的歌在耳邊響起,“孝”這個字也在我的腦海中升起。
在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之后,我對“孝”這個字有了更深的理解。老在上,子在下,中國是以“孝”為先的大國,“孝”是理所應當的,可是看這么多孝心少年的事跡以后,我發覺我更加應該孝順父母,用自己一點一滴的行為來回報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
其中最令我感動、為之一振的就要數為了白血病的媽媽而刻苦學習,努力攢錢的徐心燁,她的母親得了重病,她失去了幸福的生活,卻不氣餒。她用無比堅強的意志和對母親康復的精神和信念,度過了重重難關,可母親終究離世,她落淚,是孝的淚水,她的孝行把全大連感動,全遼寧感動,全中國感動!她是當之無愧的孝心美少年。而在感動的同時,我們也在反思自己,看了他們的行為,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對父母盡孝,晚上回家應先為父母擺好拖鞋,為父母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學習上讓父母更省心,讓父母萬壽無疆。
孝,無處不在,讓我們在這個孝的世界里做一個孝心美少年。
趙文龍、黃鳳、吳林香、徐泌燁、林章雨、何秀巡、高雨欣、路玉婷、龍花、邵帥、王秀芹,這十一顆閃閃發光的紅星,從黑龍江亮到湖南,從北到南,到處都有這11位最美孝心少年的身影。
趙文龍的母親身患尿毒癥,每周兩次透析,這是維持他母親生命唯一的辦法。趙文龍每次把母親送到醫院再去上學,放學再把母親接回來 。如今,他已經走了3000多公里,磨破了二十多雙鞋。
古人云:“烏鴉有反哺之孝,羊有跪乳之恩。板車女孩黃鳳。他的父親外出打工的時候,不慎落到了樓下,脊椎骨粉碎性骨折。她偶然聽到了上海一家醫院能治這種病,她就推著一個板車,帶著父親去治病。
看看我們,基本上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洗個襪子都是一件大事,就不用說幫父母打掃衛生、做飯,甚至于送父母去醫院治病。
我們沒有他們的坎坷,但是我們依然要孝敬父母,不惹父母生氣,不隨意亂花錢,不大吵大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讓我們行動起來,讓孝心一直在我們的身邊繼續。
昨晚央視一套對獲得十佳孝心少年進行了大型的頒獎晚會,我看了一個個感人肺腑的故事,最大的`16歲、最小的只有5歲,他們那些以堅強意志照顧殘疾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從小的那種懂事和孝道是我深受教育和震撼,他們沒有被惡劣的家庭環境嚇到,而是以大孝來支撐每一個家。面對種種的不幸,她們卻能堅強的面對,始終把自己的母親放在第一位,為了母親自己愿意付出一切。在這些最美孝心少年中,她們有和我們同一年齡的,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他們才是真正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
對比他們,我自愧不如,我想珍惜已擁有的、學會知足。他們的身上都有大愛、大孝、大美,他們永遠是我學習的榜樣。你們的未來一定會更美好。32個央視頒獎最美孝心少年,感動教育了我,也感動了國人,必須點32個贊給你們十佳孝心少年。
13歲本應是無憂無慮的年紀,趙文龍卻因為家庭變故,使這個小小少年過早地承擔起家庭的重擔。
家住昆區少先路31號街坊的趙文龍,是包鋼八中初2五班的學生,趙文龍的母親李英從小患有脊椎裂,不能行走。20xx年,又被查出患上尿毒癥。如今,李英只能依靠每周三次的血液透析維持生命。因為無法承擔家庭的重負,20xx年趙文龍的父親選擇了離婚。從10歲起,趙文龍就用稚嫩肩膀扛起了一家之主的重擔。面對生活的艱難,他從不抱怨,讓媽媽快樂是他最大的心愿。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
我們都知道,可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黃鳳。吳林香。邵帥。龍花。徐沁樺。趙文龍。路玉婷。高雨欣。林章羽和何秀巡姐弟可他們真正做到了。我們是溫室里的花朵,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又怎么能體會他們對父母親的那份愛那顆孝心。
他們只是一個個普通而平凡的人。學生,但他們卻有著不平凡的孝心。
下課了,幾個女同學還流著眼淚,我也不例外。原來,是老師在上節課給我們看了幾位最美孝心少年的感人事件。
其中的孝心少年有高雨欣、路玉婷、龍花等,有那么多孝心少年,但我最敬佩的還是高雨欣,看來大家都不認識她,我還是給你們講講她的故事吧!
高雨欣她學習很好,但是她媽媽被患有精神病的舅舅用刀子砍傷了,讓她的手殘疾了,高雨欣為了照顧殘疾的媽媽和讓年幼的妹妹讀書,便去賣烤腸、烤面筋和烤肉串來養活她們。轉眼,高雨欣升到六年級,她認為去中學的費用太高,準備上完了小學就不去上中學了。期末考試到了,高雨欣以所有功課全部滿分,成為全省第一名。母親為了獎勵她,給她烤了一根烤腸。
看完后,我想到以前一直是媽媽在照顧我,心中泛起一陣說不出來的感受,我以前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讓我覺得十分對不起媽媽。平常,媽媽叫我干一些事,我老師找借口擺脫。我叫媽媽幫我干一些事,她總是義不容辭,而且我還以為這是理所應當。現在,我好想對媽媽說:“媽媽,我愛你!”
生活對于每個人都不容易,一雙雙稚嫩的小手、肩膀,都承受著多少重擔。今天,學校統一觀看《最美孝心少年》,留下的,只有不盡的眼淚。
十個宣傳片,十二個孝心少年,他們與我的年齡相仿,但是我遠遠不及他們。讓我記憶最深刻的,是與我年齡相同,一個只有十歲的小女孩——王薺悅。她的媽媽眼睛失明,而她的爸爸也只有0。1的視力。有許多好心的群眾都幫助他們,幫他們買一些可幫助薺悅父母的物品,可他們拒絕了,因為他們覺得小薺悅就是他們的眼睛。是啊,薺悅不會因為媽媽的眼睛失明而感到自卑,反而還帶媽媽去參加各種親子活動。年幼懂事的她,幫爸爸整理店子里的物品,小薺悅從五歲起,便搭著小板凳做飯,這一站便是五年。小薺悅從不覺得辛苦,因為她能看見爸爸媽媽欣慰的笑容。一雙小手,拉著兩雙大手,肩并肩走在一起,歲月中,留下小薺悅和爸爸媽媽永恒的幸福。
還有許多孝心少年讓我感動,但是,我相信,他們共同的信念是:讓家人快樂,讓身邊的人幸福!
盡孝,不要等待,就是現在,孝心來自我們的點點滴滴,讓孝心點亮每一家的窗戶,讓孝心灑滿全世界!
昨天我在媽媽的陪伴下,一起觀看了《眾里尋你——20xx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
節目從一首《眾里尋你》的歌拉開帷幕,在主持人的解說中,介紹十位最美孝心少年的短片一一呈現,每一個故事都讓我淚如雨下,自愧不如。
每一位同學都是在學習的同時,幫助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干活,減輕他們的負擔。在他們純樸稚嫩的身上,都把中華民族最美的孝心,發揮得淋漓盡致。
這中間有爸爸癱瘓在床,自己邊學習,邊照顧爸爸,承擔家里的一切家務;有放暑假后陪爸爸一起送貨,體會爸爸為了一個家,而承受的辛勞;還有采茶農務樣樣在行……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一個孝字,懂得父母的勞苦。
他們,幼嫩的臂膀擔當的是整個家庭;他們,小小的雙手撐起的是家人的整片天空;他們,微笑的臉龐掩埋的是生活的無情;他們,清澈的雙瞳中流淌的是堅定的信念和未來的希望……我靜靜地聆聽著他們的故事,默默地敬仰感動,悄悄地流淚……
我一定要學習這些孝心少年,面對挫折和困難永不放棄,勇敢地去面對。好好孝順自己的爸爸媽媽和長輩們。做一個充滿愛心和孝心的好孩子。
最近,在網上和電視上陸續收看了中央臺“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跡報告節目,節目中的孝心少年大多生活在農村或者小鎮上,因為父母或家人生病需要照顧,小小年紀就開始為生活奔忙,洗衣,做飯,干活掙錢,在病榻前照顧親人,與同齡的小孩子比較起來,過早的體會到生活的辛酸和辛苦。小孩子的心靈是純真的,我記得節目中有幾家是因為父親或者母親得了重病,夫妻的另一方離棄了孩子和伴侶,而孩子卻沒有放棄自己的親人,認為照顧親人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承擔起了不應該由他們承擔的責任,那些在大人眼中無法逾越的困難就這樣被小小肩膀扛了起來。我不知道離棄孩子和伴侶的大人是何感想,但是在這些純真的孩子面前,現實中大人的一些做法實在是令我們慚愧和汗顏啊。
另外一點就是明顯地感覺到我們國家的未成年人保護還是做得不夠,社會福利保障體制還是不夠完善,特別是在不發達的農村,一個人或者是一個家庭因為有人生了重病,就會導致家庭貧困,看不起病,沒錢上學……成年人需要依賴未成年人的照顧而生活。在感嘆這些孝心少年美好品德的同時,我們這個社會,這個政府是不是應該努力做些事情去避免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還孩子一個美好的童年。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