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關寫物的作文匯編五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寫物的作文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眼淚像是個五味瓶,樣樣齊全;又像是張照片,濃縮了歲月的點點滴滴。
如一滴水珠的模樣,卻比水珠更復雜;是一份心情的表現,卻比心情更透明。流淚意味著什么?象征著什么?當一滴眼淚擠出眼眶,流經嘴邊的時候,它是什么滋味的?眼淚應該是咸的,這是科學的說法,但也只不過是凡人的體會。咸味里不再含有任何成份,顯得那樣平淡與單調。
眼淚也許是酸的。考試前,犧牲了所有時間復習。可在考試中卻因一個不謹慎而丟棄了那寶貴的分數,只能站在一旁看別人興奮。要知道只要在考試前多看幾眼書,考試中多細心點,在原本的這個分數上,就能增加幾分了。嗨,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這種酸蘊含著心酸——無與倫比的酸,比醋酸,比剛結的葡萄也要酸……這種酸實在不好受。
眼淚還可能是苦的。這種苦不同于一般的苦,它往往會帶著內心的傷痛溢出眼眶,也許會像噴泉一樣猛烈地不停地沖出來,又或許會像溫泉一樣慢慢地默默地滑下臉蛋。也許誰都曾嘗試過這種苦: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整個人昏昏欲睡,看到那溫暖舒適的小床更是有躍躍欲試之感。可又被那沉甸甸的書包攬住,被一大堆作業牢牢纏住。無可奈何,對軟綿綿的床可望而不可及,只能置身于題海戰術之中。做著,做著,就聯想起了所有作為一名學生的苦和累,當然,沒有苦哪來的甜,能嘗到眼淚的苦味,相信甜味也將隨之降臨。
眼淚像是個五味瓶,樣樣齊全;又像是張照片,濃縮了歲月的點點滴滴。
你如果到我家來,你在我的寫字臺上會看見一只白色的陶瓷鼬,那就是我心愛的小白鼬!
小白鼬是我過10歲生日時,爸爸送給我的。
小白鼬直立起身子,站著,全身白得發亮。它側著身子,兩只小爪自然放在胸前,抬起頭,兩只綠豆大的眼睛正注視著前方。有一次,我好奇地問爸爸:“它在看什么!”爸爸摸摸我的頭,笑著說:“它在看你呀,瞧瞧你有沒有偷懶呀!”
當時我只以為這是句笑話,但日久天長,我竟感到它真的在看我呢。
就拿這個星期來說。那天作業大部分都做完了,爸爸讓我畫一會兒國畫。可我畫著畫著就沒有耐心了,抬頭望見了它——小白鼬。它看著我,它那張小嘴仿佛張開了,對我說:“要堅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廢,做事不干到底,太對不起你爸爸媽媽了。”我又畫起來。我覺得它是在激勵我。
上個星期三,作業多了一點兒,我想:外語作業就馬虎一點吧,陳老師不會說我的。可我無意中看到了它——小白鼬,它仿佛不再那么平靜了,它的`眼神是那么嚴峻。好像在指責我:“做作業怎么能這樣的不負責任?怎么能這樣草率?這是你的任務,你要像做別的作業一樣,認真做好。”我便老老實實地做起了外語作業。這時,我覺得它是在批評我。
一次,我和好朋友因為一件雞毛蒜皮的事吵了一架,我哭著跑回了家,爸爸媽媽都勸不住。我忽然看見了它——小白鼬,它顯得格外的和氣,仿佛對我說:“你這么斤斤計較,那以后誰還會和你好?”它“說”得對,我止住了哭。這時,我覺得它在開導我。
小白鼬,它看著我,使我勤奮,使我認真,使我開朗,它看著我成長,我愛我的小白鼬。
云卷陣陣麥浪,風涌濤濤金黃,我醉在了一季的收成里。
踩在厚實的黃土地上,呼吸著麥香盈盈的空氣,任靈魂在田埂上且行且歌。渾重的音符激蕩一粒粒飽滿,席卷起無邊的漣漪,回響,回響…
----這是祖輩們穿越時光的吟唱。
祖祖輩輩們一生都在跟泥土打交道,從呱呱墜地到黃土沒膝,土地養育了他們也最終接管了他們淳樸的靈魂。他們用汗水澆灌每一寸的肥沃,用心血耕耘一份希冀。土地也不遺其力,用豐收回報勤勞。
而今祖輩們已經長眠在他們生于斯長于斯的泥土里,靈魂也在麥浪的安魂曲中靜默。那一塊石碑下是我的曾祖父母,我未曾見過;那一處凸起的土丘里又埋葬著誰,我稱呼不來…閑暇時,在三尺厚土下他們是否也會像我這樣,靜靜聆聽,聆聽著麥苗拔節、灌漿、抽穗,直到歲月染香?他們是否也會在大好收成時,把笑聲飄向四野八荒?
我甚至固執的以為,他們早已化為某粒塵埃,給養著那株最飽滿的麥穗…
外國女作家賽珍珠久居中國40年后,在《大地》里寫到:世界上最美的地方,是中國的田野和農村。一位異國作家,當她把全部的熱情傾注在泥土里時,她給了中國農民和大地的禮贊。而土地,也毫不吝嗇的把繁花金穗編織的花環戴在她頭上。我曾一度抱怨自己的文字蒼白無力,筆下流淌的盡是閑愁萬種矯揉造作,摯友告訴我,去厚實的土地上走一走坐一坐吧,沒有泥土芬芳的字眼,就像稗草秕谷,華而不實。
是呵,只有植根于泥土的文字,才能字字珠璣,天然去雕飾…
暮色開始蒼茫大地了,遙遠的地平線上升騰起一層霧靄--我寧愿相信那是流動的麥香。許久不曾這樣親近土地了,連泥土的芬芳也有些陌生。然而,這輩子我也不會忘了這味道吧?我想。躺在新跺的麥秸上,我只覺得水泥石灰包裹的身心開始回歸原野,芳香沁人心脾。人本就是泥土造就的,最后一扌不凈土安靜的歸于大地,塵埃落定,應是最圓滿的結局罷?
遠處的機器又聒噪起來,又有一陣忙活了。鳥雀呼鳴,掠過參差的麥茬,在田壟里撿拾遺漏的收成。又一陣風過,一排排麥浪由遠及近,送來濃香陣陣,我幻想我就是一只飛魚,徜徉在磅礴的金色海洋。
耕耘天地間…
我死后,只愿把我葬在這塊土地里,耳聞麥浪,背倚金黃。和我黃土地里的祖輩們,品咂這一季季的醇香…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就很關注校園那一隅的青草了。我常常透過窗戶看著它們,特別是在我心情不好的時候。
其實,那根本就算不上是青草,因為它壓根兒就沒有綠過。人一生最大的悲哀,莫過于有志而不得申,草大概也是這樣吧?其實在生物界中有許多生物與人是很相似的,只不過他們不能言語罷了。不像人類,常常把什么理想,信念等等掛在嘴邊,而常常忘了去做。而它們,只是付諸行動。
那時,我大約只有二三歲吧!那時是一個喜歡受大人夸獎的時期。一次,我把家中花圃里的花旁邊的草全都拔掉了。本以為又可以享受父母那可以溫暖我全身每個角落的話語了,沒想到得到的竟是父母的嘆息聲。我把事情的緣由告訴他們,母親哭笑不得地告訴我:“那是我們特意種下的,將來能長成大樹的。”聽了母親這話,我感到十分的懊悔——自己竟然一下子拔了那么多棵“樹”。對于這事情,我一直耿耿于懷。
長大了后,知道父母當年是騙我的。但是他們也只是想讓我愛護樹木罷了。我后來想,草也是有生命的吧,而且,它也一定有理想的。可是,它們的理想是那么難以實現,就像有的草,永遠也難以長成參天大樹。
此時,我又看見那一隅青草了。雖然我知道它們并不曾青過,但我仍然要這樣稱呼它們。它們為什么能夠如此頑強地存活著呢?它們要承受多大的壓力呢?它們的根要扎多深多遠呢?我不知道。也許,他們已經實現它們的理想了吧?它們,是要在陽光的照耀下,在雨露的滋潤下,托著自己的一點點綠色,給大地增加哪怕一點點生機!
我忽然覺得,在它們面前,我是那么地渺小與不堪一擊。
在前幾天的蕭瑟秋風中,一片枯葉打著旋兒飄進我的圍巾里。我把它帶回了家,細細把玩一番,看見上面的空洞與暗淡,不免為自己的未來擔憂起來。
害怕,害怕自己的未來就如這片枯葉一般暗淡無光,失去了原應有的光彩。擔心,擔心自己的努力會功虧一簣。
算了吧,既然自己已經注定不會發出光彩,又何必去做那么些無用功呢!不如就讓自己在這不屬于我的世界中默默消失。
直到有一天,一片與枯葉根本不相同的葉子進入了我的視線。
那是一片火紅火紅的秋葉,在它生長的楓樹上最后掉下來的一批中的最后一片葉子。它是代表那些有著不屈生命力的一個個生命,它最后一片掉落,既使它知道自己是不可能永遠都長青的,但是它是可以讓自己的生命不會無意義的永久消失的。它會盡自己的一切努力讓自己的生命煥發出,哪怕是一丁點的光彩,也是不枉此生的呀!因為它沒有辜負自己,讓自己因此而遺憾過。所以,它能夠在來年的暖春中有頭有臉的伸出枝葉來。
而有的葉子為了讓自己在寒秋中,少受一點寒風的襲擊,便早早地落進土地中,享清福去了,讓自己的同胞們去經受這秋風的考驗。但是,到了最后,經受得住考驗的葉子便成了讓寒風俯首稱臣的勝利者,成了讓別人矚目的珍品,成了戰場上沖鋒陷陣的讓敵人聞風喪膽的前鋒。
紅葉與枯葉,的確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一片是充滿了生命力的紅葉,一片是暗淡無光的枯葉;一片是火紅火紅的紅葉,一片是黃中隱紅的枯葉;一片是對前程充滿憧憬與希冀的紅葉,一片是對未來有著黑暗的枯葉------總之,紅葉與枯葉跟本就是不同世界的一類人!
其實,在我們這個現實世界中,就有這不同的兩類人。這兩類人的思想是不一樣的,他們的作風是不一樣的,他們的行為不一樣,他們最后的成就也會不一樣。這不一樣的生活態度就導致了社會上的三六九等人。
現在才明白,分三六九等人是勢在必行的。因為,紅葉與枯葉對待生活的態度不一樣!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