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匠人精神》讀書筆記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書筆記了。到底應如何寫讀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匠人精神》讀書筆記,歡迎閱讀與收藏。
《匠人精神》讀書筆記1第一次這么完整的讀完了一本日譯書,剛拿到書本,書本上匠人精神的四個大字就讓我回想起去年一部很火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看完紀錄片再看到這本書才意識到,中國作為高速發展的新興大國,可能缺少的就是這種匠人精神,所謂擇一事,終一生,傳統的匠人精神不僅僅代表一種技藝延續更是一種文化傳承。
匠人精神這本書字里行間帶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作者內心的寧靜、專注與坦誠,很容易使人靜下心來認真的去品味和咀嚼,雖然作者只是一個堅持傳統木工技藝的匠人,但是書本全文幾乎沒有介紹如何的去學好木工這項技藝,而是從心性、人品以及為人處事之道來教會每行每業的技術人員如何成為一流的人才,就如文中所言“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術更加重要”,與古訓“要成才先成人”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韓國中央銀行在20xx年時,對全球41個國家的百年以上的傳統老店進行了一次統計:全球有5586家經營了超過200年的老店,其中,在日本的傳統老店占到了3146家。擇一事,終一生,有人做壽司做了一輩子,有人鍛到做一輩子,也有人把祖輩留下的手藝傳承下來,做到了極致。職人,簡單來說就是有著一門工藝、并且把這個工藝做到極致的人。他們的一生,可能就許給了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現在對職人的界定已經不只是傳統工藝了,在食物、科技、教育等各種行業都會有一些職人特質的人出現。用一個已經被用的比較多的詞匯來講:工匠精神。這些人就是各行各業里,有著工匠精神的職人。
同為東方國家的中國和日本有著太多的相似之處,都是佛教文明信奉儒家思想,同樣招受過西方殖民然后變法,然而日本從跌倒到崛起的速度更是超乎人們的想象,戰后日本的境況估計和中國當時差不多,短短幾十年就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直到最近幾年才被中國超越,我想這中間的最大不同就是日本特有的匠人精神,他們能夠始終如一的在某一個領域潛心鉆研、精耕細作,通過不斷的積累實現技術和應用的不斷突破,反觀中國社會,由于這些年的高速發展,已經沒有人愿意靜下心來去專注與堅持,資本的逐利性帶動人們內心的浮躁,或許現在是時候去反思去沉淀,物極必反的道理人人都懂。
匠人精神這本書中處處透漏著儒家文化的底蘊,他首先以禮儀謙讓等中華傳統美德來培養一個人的習慣和心性,然后結合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方式,教會我們如何與他人處事,如何管理、約束和要求自己。匠人的標準,不是別人定的,在自己的心里,做任何工作,要做好,首先得要有成為一流匠人的精神。
《匠人精神》讀書筆記2匠人精神是一種流淌在血液里、根植于骨髓里的處事風格與高度;是一種“手中無劍心中有劍”心力合發的無往不至,萬法歸心;更是一種上善若水的博愛仁慈、水利萬物而不爭的無為而無不為!秋山利輝告訴:我們匠人精神最重要的是一顆孝心。為什么是一顆孝心?就是他在用倫理在治理自己的工廠,很像我們中國古代講的以孝治天下。中國古代的皇帝喜歡以孝治天下。與其說以孝治天下,不如說以德治天下。現在家家戶戶把家門鎖得嚴嚴的,上古時期百姓家門不上鎖也不丟東西。而那時期的人智慧賢明、因為有德!有德時期,君王無為而治,百姓自己管理自己,整個國家井然有序。來到玉衡,靜靜老師對待工作的大醫精誠、對待患者的仁愛負責;公司培訓新員工的嚴謹專業,打造出“德才兼備”執砭人。每一位同事精益求精做好自己份內的事,這與大道的無為而治有異曲同工之妙呀!整個團隊,是無數個鏍絲釘,每個釘子都在自己的位置上釘著牢牢的,再復雜的工程也能有序進行。
秋山利輝在帶他的弟子的過程當中,他說:“我用了95%的時間在教他們怎么樣做人,只有5%的時間在教他們技術。”的確,學技術的方法很簡單,而磨煉技術人員的心性是長期而艱苦的過程。任何一件事情想獲得成功,都是周而復始的經歷著“守破離”的錘煉;身心不斷重復著“發現方向、陷入并突破瓶頸、更進一步”,直到站在山頂。日本劍圣講過一句話,他說:“決勝在刀鞘之內。”因為這個動作他已經做了成萬上億次,閉著眼睛他都知道目標在哪里?還沒出劍,心中已設計好出劍的方向角度力度。而去執行這一系列動作,是多年煉就了心不被外界干擾的紋絲不動,臨危不亂。執砭人也是一樣,這個動作需要重復多少次?才會找到運砭的感覺,去體會人砭合一,收放自如的運氣行氣,砭在客人身上,火候掌控在我心中。心一浮氣自亂!成為執砭人,就一定要沉下心來,練就“專注、精誠、熱愛、執著、水滴石穿”的精神。身松心靜氣自來!祖國醫學與其他醫學不同之處:是對氣的重視。
進入作業場所前,必須成為不會讓周圍的人變焦燥的人。這對個人心性方面的修養要求很高,需要謙卑、包容、熱情、為他人著想(無私,心中有大愛)、合作精神。一個人走得很快,一群人走得很遠。我們認真觀察會發現:但凡成為精品的團隊,一定是有著積極向上團結友愛的團隊氛圍。天時地利人和,人和竟然與天地一樣重要。所以,不管是與同事,還是與客人,都需要真誠合作,合作才能帶來多贏。我們能生存,也是天地萬物合作的結果呀!來到玉衡,我們雖然學習很緊張、作業很多,但大家都有一顆“老頑童”般樂觀的心態,彼此之間相互尊重、友愛。
“匠人精神”四字重千斤,指引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前進方向;玉衡不僅作為行業的標桿,也同樣指引著我們前進的方向,使自己不斷進步,成為理想中的樣子。以玉衡的企業文化,作為我個人的修身標準:尊師重道、嚴謹治學、一門深入、大醫精誠!
《匠人精神》讀書筆記3《匠人精神》這本書,說真的,不是我會主動尋閱的類型。迫于無奈,我翻閱了:粗看;但是很多故事鏈接,卻吸引我細看這本書。其中最能引起我共鳴的是:用智慧駕馭自己的情緒,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敬業會讓自己變得出類拔萃,才能實現自我價值。
并不是每個人都喜歡本職工作,每一天不停的重復的工作說真的每個人都會厭煩,覺得工作沒有一點挑戰性,都是會累的,都會抱怨,工作忙,工作累,工作是受罪,這工作不歸我管……從而我們會慢慢變得馬虎、懶散等等,對工作不認真負責的狀況屢屢發生。但是發生之后,更多的手尾等著你來跟……
作為一個海大工作三年的我,首先上述狀況我親身體會過:認為這但是就是一份工作,無論我是否認真對待,只要不出問題就好,我一樣拿相應的薪水,領導一樣不明白。但是時間久了,你會發現,這種心態令自己情緒嚴重壓抑,真的覺得自己很老很老了……透過這本書己受益匪淺,真的理解了許多,找到了自己工作的定位:做一個善良坦誠的人,因為只有用感恩的心去對待人和事,擁有良好的心態,才能把事情做得最好;明白了即使不能帶動氣氛,但至少不做氣氛的破壞者,有效溝通,永遠持續初學者的心態,才能持續自己心態年輕,情緒愉悅;把化驗結果和化驗室管理做好了,才 ……此處隱藏6470個字……茅。如此八年,不斷磨礪心性,既圓融了親情,又在“德”、“技”雙修的道路上,增添了無窮而自然的動力。
匠人是從日常生活中修行而來的。
修行就是修正內心,去掉浮躁。你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是修行的過程。所以應該把日常生活都看作修行。
名、利、權這三樣東西,讓現在很多人浮躁,是人不能靜心的根本原因,也是工作總難以認真完成的原因。有些人,他們不會被名聲、利益、權勢等蒙蔽,有了這三者,他們能坦然對待;沒有,他們也依然能做好自己。有或者是沒有,他們都不會覺得生活有什么不同。這樣的人是智者。
正如玉衡人“白天干活,晚上讀書”。不被功名利祿所動搖,一朝一夕只為做好當下的事情,只愿手中的虎符銅砭能為更多的人解決或減輕疾病帶來的痛苦,讓千家萬戶受益于李氏砭法!
感恩李道政師爺,感恩李氏砭法,感謝靜靜老師的言傳身教,我們將繼續:“白天干活、晚上讀書”,精進提升李氏砭法虎符銅砭刮痧療法,愿千家萬戶受益于李氏砭法,造福于民。
《匠人精神》讀書筆記8《匠人精神》是日本木工業傳奇秋山利輝的大作,其創立的“秋山木工”的定制家具常見于日本宮內廳、迎賓館、國會議事堂等。秋山先生強調“先德行,后技能”“己成,則物成”的大道,這與我們的傳統精神非常吻合。
初讀感覺很有年代感,細讀發現“匠人須知30條”從不會過時!
秋山利輝非常重視人才品格的培養和心理建設,專注于磨礪心性和品格。不僅是要培養技術優秀,會做事的工匠,而且要培養會好好做事的一流匠人。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術更重要,這三十條包含了工作的基本要求、態度、心理準備、意識、技術等。禮儀、感謝、尊敬、關懷、謙虛,這些都是做人最重要的事,人做好了,事才能做好。
書中有很多精彩語言,對我很有觸動。舉幾個例子:
“別人叫了才采取行動的,是下下策;模仿別人的行動去做,是中策;不等別人叫,自己意識到并且采取行動的,是上上策。”
如果員工在平時的工作中主動性差,領導分配什么就做什么,到最后還不能完全按領導的意圖完成工作,這就屬于“下下策”。一個優秀的員工應該是超出領導的想象完成工作,工作中要采取主動,不能有“只完成薪水分內事”的想法。
想“從工作中學習”,就要非常認真地過好每一天。唯有對每件事全力以赴、從不后悔、堅持到底的人,才能成長為一流的人才。
2.“時間永不停息,要緊的是思考自己現在能做的事,不浪費每一瞬間。”
人在年輕的時候有大把的時間,可以揮霍,可以放縱,也可以珍惜當下,分秒必爭。那些吃得苦中苦,過著苦行僧般生活的人,那些持之以恒自律的人,最后一定是成大器的人。因為總是在意時間的人,一定也是走在前面的人。
3.“我想培養的,不是“會做事”的工匠,而是“會做好事”的匠人。所謂“會好好做事”,就是一心想讓客戶滿意,而且擁有在發生意外事件時,能夠從容、自信解決問題的判斷力,無論面對什么樣的客戶都能侃侃而談、如數家珍。”
我想,秋山先生想要的也是我們企業想要的人才。無論是體檢現場,還是業務部門,隨時都有可能遇到各種找麻煩的顧客,不滿意的客人,面對這些隨時可能給我們提出問題的人,除了真誠的態度還需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而解決問題的能力就來自于我們平時的自我修行,工作經驗的積累,對公司文化、政策的了然于胸以及不斷的學習。
作為一名上班族,只有在每天的工作中積極主動的拿出101%的氣力,始終以101%的心態來面對和檢討自己的工作,持續做有益的事情,保持開朗的心境,關心周圍的人,才能實現真正的自我,成為一名優秀的員工!
加油吧!無論你是哪個年齡段的人,淘汰你的只會是自己而不是時代!
《匠人精神》讀書筆記9匠人精神其實就是指匠人具有專注、執著、細致、耐心、堅守、創新、精益求精等品質。“匠人精神”是一種態度、一種追求、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喬布斯曾經說過,工作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體驗,堅持不懈地做好一件你認為具有非凡意義的工作,能夠給你帶來真正的滿足感,而從事一份偉大工作唯一的方法,就是認真、敬業、執著、創新。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打造自己的匠人精神,對工作積極,認真,負責,不推諉,不扯皮,努力完成好每一項任務。在比如我這次的承包商設備的電氣安全檢查,我秉承著專注、執著、細致的精神,認認真真,仔仔細細的檢查每個設備,并對這些設備上的問題給一一指出來,讓承包商去改正,再次檢查如出現問題的都一律不通過,直到達到安全要求才行。
匠人精神愿意不躺在功勞簿上,不滿足于現狀,不忘初心,堅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做那一份自己想做的事,一如既往的專注、細致,執著。
《匠人精神》讀書筆記10讀《匠人精神》被作者秋山利輝的匠人精神所打動,這就是日本人能夠在1945年被原子彈炸毀后,利用短短的幾十年內時間迅速又稱為世界前三的經濟大國的原因吧。
忘記以前是從明白的一個對日本最正面的評價是:“日本是一個開放的國家,能夠快速的理解世界上別的國家的長處,并且快速跟本國的實體進行結合的國家,快速試錯,并從過程中保留最原始的東西,加以宣揚。”
這就像中國的茶道,漢服一樣,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的,以前的人,窮人就和粗茶,富人才會品茶,也就讓飲茶成為了很多富人結交的工具。反觀日本,從中國學習到神奇的樹葉能夠用來品后,傳回日本,最終發明了茶道,把品茶創造成一種職業。(不是說中國人不行,是中國人有必須的局限性。)這就是泱泱五千年的大國最終會被日本侵略的原因之一,中國人過于封閉,即便是懂一些東西,可是習慣性的揣著,怕別人把自我的技術學走,而日本人呢,是把一個精神告訴更多的人,培養習慣。這就是最可怕的地方吧。強調記憶,定制標簽。
而本書的秋山利輝先生雖然只是一個“木匠”可是他自我卻沒有把自我當成一個簡單的木匠工人,而是要把這個技術發揚出來,告訴大家木匠應當有怎樣的精神,要怎樣做。要想被人尊敬,必先自重;而自重的來源則是很多方面:技藝的精湛,做事的專注度,為人的道德觀、價值觀,以及最主要的服務精神。我的爺爺也是一位木匠,他的技術遠近聞名,能夠說是當地最早從事木匠的工人之一,并且技藝精湛,只要是他手里出來的家具,必須能用很多年都不會壞。靠爺爺自我的努力從一名小小的木匠成為了之后了大工頭,小的時候家里常常好多人。(開會分工或者發工資)
爺爺是最早一批做裝修的人,在加上爺爺為人善良、誠實,從不坑蒙客戶,也不欺騙工友,所以他的客戶從不間斷,最高峰的時候同期開11個工地,5、60的工人,隨便走走基本上都是爺爺的徒弟,都被爺爺帶過。秋山先生的徒弟工人一向也就是幾十人,還沒有爺爺手下的人多,可是秋山先生卻成為了讓人敬佩的手藝人。秋山先生用自我的做人做事身先士卒的行為去影響傳遞給更多人,讓一些不懂木匠的人尊重木匠,讓懂木匠的人更加尊重自我的技術也尊重自我的客戶,并精神傳承下去。這應當就是爺爺最終的影響力減弱的原因吧,雖然懂行的依然尊重他,可是也只是當時他手下帶的那些人懂,而之后越多的人從事裝修木匠這個工種,在求快速完成的時候忘記了當初強調的技藝達標。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