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關高中四季作文集錦五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中四季作文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我的故鄉是在鄉下。我的童年就是在故鄉的樂土上度過的。那里有慈祥的奶奶和嚴肅的爺爺。還有喜愛的池溏、梨樹園、綠油油的菜地……童年時候我是那么幼稚可愛。在奶奶和爺爺的眼里,我是他們的心肝寶貝。
春天一到,我便像歸來的燕子,到處飛翔,到處玩耍。我和我的小朋友們一起到梨樹園。千里之外就嗅到了花香。眼前出現了雪白雪白的梨花,還有紅似火的桃花,粉的像霞的杏花,都在相互爭著、鬧著,好不活潑。這時走累了,就躺在天然的地毯上。看著樹上成千上萬的蜜蜂,嗡嗡的叫著,與溫暖的春風的交響便成了一曲幽雅動聽的歌聲。聽著,聽著,便進入了夢鄉。等我醒來時,已經在奶奶的懷里。我笑了,問奶奶怎么回事,但是她從來不告訴我。
盼呀盼,夏天終于來了。夏天的太陽似火,只有跳進自家的池溏,泡上一泡那才是爽。在水里自游自在的游著,爺爺在一旁看著我,我挑水淋爺爺,爺爺經不住我的誘惑,“撲嗵”一下跳下來。爺爺挑水淋我,我也反抗著,這時池溏里的水花四濺。玩夠了,便回到涼爽的房里寫字。爺爺是教語文的,所以寫字非常好。爺爺每天耐心的教我寫字,但是我頂多能堅持10分鐘就不行了,只要有一只飛蟲在我眼前晃來晃去,就分神了。爺爺在一旁嚴肅的說:“再看眼睛就沒了。”
秋天又悄悄來了。那徐徐的秋風送來了豐收的喜悅。這時家家戶戶都在忙。菜地里便有了生機。我就背起背簍和爺爺到梨樹園栽梨。看著那樹上黃溜溜、水晶晶的梨子,口水直流,我爬上樹摘梨下來,就狼吞虎咽的吃起來,吃飽了,我又上樹栽梨。哎呀!不小心摔了下來,摔傷了手。回到家里,爺爺總是被奶奶罵,而我就在一旁幸災樂禍……
我夢寐以求的冬來了。早晨爸爸把我叫醒,一起來,看到到處都是閃閃發光的雪。爺爺看著滿地的厚雪,嘆道: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我聽不懂,只聽見外面打雪仗的聲音,我便跑了出去。我和小朋友們一起打雪仗,我在扔雪球,爺爺在制雪球。就在我和朋友們的歡聲笑語中,爺爺也笑了……童年就像一朵彩云飄向天空。
我的童年是多姿多彩的,我多想回到童年的歡聲笑語中。
八月,在時光走過立秋這一日,夏意正濃,它以厚重的熱度鋪天蓋地張揚著,并絲毫沒有停歇的念頭。我在悶熱中念叨著涼風白露寒蟬,期待著那深沉涼爽的秋意降臨,可是,夏熱依舊囂張,甚至在每一個晨起的曉風中就開始嗞嗞醞釀著熱力。秋的腳步遲遲!于是,我無奈地沉浸在對秋的緬懷中,沉浸在季節變換的童話中,喃喃自語。
有時是春日暖暖的午后,有時是垂柳裊娜的池邊,有時是黃葉飄落的黃昏,有時是雪花靈動的原野,漫步時光,四季風光總令人沉迷,可是當身處冷風料峭的初春,我們卻總盼望暖陽,忽略了大地復蘇的脈動,當面對悶熱的酷夏,我們總期待蕭涼的秋風,無視幽靜處獨立的小荷,當我們漸漸裹上了厚衣,躲避寒意時,又會忘記了秋季那漫天的紅霞和鋪滿落葉的`小路,當寒意日重,我們足不出戶,任窗外冬日里那純美的空靈在獨自詩意地絢爛。很多時候,美麗總存在于想象中,面對時擦肩而過,錯過時又拳拳緬懷,在匆忙的步履中,我們習慣在意念中編織美麗,在回味中邂逅心動。這也是一種距離美吧。不過我總期待有那樣一種幸福時刻:你安閑清凈,美悠然浮現,遂被你欣喜擷取。如此,必定是一場心魂戰栗的相遇。如陶淵明遇見“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孟浩然遇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遇見“月初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張若虛遇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我何嘗有幸。在海南的西島,那溫潤的海天,潔凈通透的藍,讓我如此震撼過。我睜大眼睛傻傻地矚目,懷疑眼前只是一個美輪美奐的舞臺,只覺得精致的天地間已找不到渺小的自己,惟有眼前無邊的潔凈,無邊的美。在公園的小小太陽花旁,我也如此迷醉過,那一日,在人潮涌動的公園一角,我突然發現了它們---和人群一起雀躍的嬌媚太陽花,是那種看一眼就讓人頓生無限憐惜的小花,它的葉子緊貼地面,細長的莖有點騰空而起的架勢,驀地托起一枝嬌弱的花,有點不堪重負,又索性隨風搖曳。它們搖擺的姿態似乎是一種蓬勃的語言,如一群豆蔻少女簇擁著飄落無羈歡快的言笑,如此一片意外的動人風景讓我不由得心神蕩漾。如果說距離的美是一種無奈的緬懷,那沐浴其中的美卻是一種無以言表的幸福。只是太多時刻,我們匆匆趕路,任眼前草長鶯飛,楊柳依依,滿城風絮,我們仍低頭思量算計,抬頭倔強自尊。
四季分明的旋律,總讓我忍不住暢想。會想到輕快流淌的年輕時光,美好敏感的年齡,讓人心疼的迷茫情懷,懵懂地走過四季,卻貪歡于每一季的風景。醉心于春的爛漫,在歡快的步伐中,尋覓夏季難得的清涼,踏著秋的落葉,走向雪白冬季里那唯美的浪漫。在四季的輪回里,不知從哪一次變幻開始,我漸漸抖落了那些簡單快樂的羽翼,內心持重起來,我可以在匆忙腳步中無視四季,卻也會被偶爾的變遷攪翻思緒,漣漪成厚重悲愴的海洋,我默默感慨,季節的腳步有條不紊,卻悄悄把多少無知貪歡者雕塑成深沉的哲人。這哪里只是季節啊,他應該才是最悲憫的沉思者,用花開花落,霞飛日沉,蟬鳴葉隕等一些禪語來開啟我們心頭的那一扇扇門。我們從一無所有的孩子,一路顛簸,歷經無數人生風景,在季節的流轉中慢慢變得富有,沉穩。四季仍有條不紊得演繹著天地長久,一副慈眉善目的安詳。
在四季里沉淪,在四季里覺醒。有時覺得這流轉的四季猶如一個柔情鐵漢,他可以用嚴寒酷暑鑄就他在天地間行走的秉性,也可以在內心孕育無窮柔意,泛濫成繁花柳絮,含蓄成微風細雨,一任千萬顆纖細的魂靈和他一起徜徉尋覓。
我不得不愛,這四季。
沒有變化的生活,就像織布機上的經緯,一匹一匹的歲月都織出來了,而花色卻是一個樣子的單調。走過四季,秋、冬、春、夏為我的綢緞染上了不同的顏色。
秋風陣陣,落葉飛舞,像一只只金黃色的蝴蝶飄落在我臉上、身上、腳下,把我的思緒從記憶的長河中喚醒。我似乎看到開學時的樣子,一條條紅領巾整整齊齊地站立在操場上,心里有對未來的向往,對初中生活的好奇,對自己步入初中的自豪與成就,也有一份在即將熟悉的陌生人旁的不安與緊張。他們每做一件事都隱隱地記在心里,性格內向的我處在他們中間,看著他們嘰嘰喳喳,或安安靜靜,不知為何,心里暖暖的,不像夏那么火熱,不像冬那么含蓄,又略帶甜美的果香,是一種快樂吧,如金黃色陽光一般。
冬天,寒風無情地刮過人們的臉頰,天氣倒是翻了臉,我失落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也覺不出天有多么的冷。想著排名本上大大的赤字,我忍不住發起抖來,不停地跺腳。也不知該如何是好,怎么想,心里也不是個滋味。也不禁想象著父母得知此事后的態度,心里很是忐忑不安,又感到這一天過的好長好長、好慢好慢。回到家中,也不免是一頓呵責。我像是一株打蔫了的雷公草,耷拉著腦袋。想著生活是如此的無情,唉,有時就是這樣。抱怨完,我便靜靜地坐在窗邊,天似乎也冷靜了許多,開始下起小雪。我呆呆地望著一處景,長嘆一口氣,是一種難過吧,如灰白色冬云一般。
嚴冬是春天的搖籃,溫暖的春風吹化了殘雪,吹綠了樹枝,吹藍了天空,吹得大地泛起了綠意。經過一個嚴冬的深刻反思,我決定要向勤奮去努力,一年之計在于春嘛。誰說農民秋天最忙?最忙的時候應屬春季,這時候的努力不就是為了秋季的豐收嗎?每想到這時,又有一股沖勁臨于心頭。我聞到了一股茉莉花的芬芳,沁人心脾。夜深了,我總來不及喝上一口茶。她走了過來,輕輕地將一條毯子披在我的身上,看了看我紋絲未動的茶,用手指輕輕觸了觸茶杯:“唉,茶涼了也不喝一口,你還是休息一會兒再寫吧。”“不!我要一直寫下去,直到寫完!”她總是說我一板一眼,然后又將茶端走,給我泡一壺新的茉莉花。不久,又有一陣茉莉花的清香飄來,望著她疲倦的背影,心里酸酸的,是一種感激吧,如淡青色酸棗一般。
春天隨著落花走了,夏天披著一身的綠葉在暖風里跳動著走來了。它給萬千花朵加深顏色,也為期末考試的即將到來敲了計時鐘。全班同學像一只只小蜜蜂一樣,致力于各個學科,勁頭十足。熱情,這是那個時期班里的新代名詞。都說夏季容易讓人浮躁,但我喜歡那時的“浮躁”。那是活力與激情的四射,是打破沙鍋問到底的勇氣,也是不刨根問底不算完的干勁。當然,最后的成果可把老師們“嚇”的不輕。聽到這么個好消息,全班都沸騰了,又是歡呼,又是雀躍,連安靜的我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和他們一塊兒蹦蹦跳跳,是一種自豪吧,如橙紅色驕陽一般。
但不管是什么顏色,是冷色還是暖色,在我心中都是一樣的重要。走過四季,一切正是歲月的年輪給我添的不同顏色,所以,才有了無窮的滋味,才有了真正的人生。
評語:“走過四季,歲月的年輪給我添上了不同的顏色”,這才是生活的滋味,這才是真正的人生。小作者從四季的輪回中,悟到了生活的真諦。陽光般的心態,帶給人積極向上的力量!
如果有人問我:“世界上什么最美?”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回答:“一年之中的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最美。”
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春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春回大地,萬物復蘇。鳥兒歡快地唱著歌,花兒爭先恐后地開放,微風輕輕吹起,吹彎了那似有似無的嫩草。就像朱自清爺爺的文章《春》里說的那樣:“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粉嫩的桃花挨挨擠擠,一簇一簇的開滿枝頭,散發著淡淡清香;櫻花樹下,花瓣撒落一地,形成一條亮麗的風景,櫻花的花期只有一周,如此短暫,卻又如此絢爛;那不知名的小花也在春風中怒放,散發出它特殊的花香。“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是一年的開頭,我喜歡這五彩繽紛充滿活力的春天。
夏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夏天是一個美妙的季節,驕陽似火,蓮葉滿塘。蟬兒不停地鳴叫,池塘里蛙聲不斷,滿塘的蓮花頂著太陽生長著。我喜歡那夏日的蓮花,喜歡它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不妖”的品質。夏日的夜晚,總會聽到各種蟲子的和鳴,這獨特的樂曲是別的季節聽不到的。我喜歡這充滿樂趣的夏天。
秋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秋天是一個金色的季節,秋高氣爽,金桂飄香。一群一群的候鳥向南飛去;果園里的蘋果、石榴、柿子等秋天的果實散發出誘人的香氣;植物園里,金燦燦的桂花開了,香味撲鼻而來,還有美麗的白菊,鮮艷的一串紅等,放眼望去,滿是秋天的氣息。我喜歡這金燦燦的,收獲的秋節。
冬
“北風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冬天是一個白色的季節,冰天雪地,白雪皚皚。許多孩子在冰上滑來滑去,地上堆起一個又一個可愛的雪人,抬頭看到樹上不同形狀的樹掛,心情真是清爽極了。墻角那一棵梅花樹,正在開著花,這是屬于它的季節,它要散發出最美妙的花香。我喜歡那冬日的梅花,喜歡它那“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的高尚情操。我喜歡這銀裝素裹的冬天。
一年四季,就像一本書,需要你去慢慢的、細細的閱讀。
讓我們先來看看小姑娘“天真”的推理:
(所以)這里是個壞地方!
因為這里的每朵花下都有刺。
可愛的小姑娘,見花下有“刺”,便認為花也不美了,玫瑰園也不美了。
近日,在墻報欄看報,醒目的大標題下,又一個“大”官被判刑,左肩右膀幾個看報人一陣牢騷:“現在當官的沒有幾個是好的!”言詞憤慨而激烈。閱報后轉身走近一個路口,見一大簇人圍擁著,耳邊傳來路人一陣牢騷:“大白天偷車,這世道壞人多好人少!”話語不平而激昂。
看來,我們某些眼見“灰色”,路遇“不平”的人,一見花下的“刺”,也極容易表現出一番“志士”之氣,“俠士”之風。憤慨不平之后,便認為“花”也不美了,太陽也陰暗了。
其實,“一葉落”并非“天下秋”。
唐朝詩人唐庚曾寫道:“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而知天下秋。”這是樸素的、高明的見解。山中僧人超脫塵世,本也無需弄清是子丑寅卯,還是申酉戌亥。粗知四季更替,陰陽交換便足矣。窺一葉萌發而知歲之臨春,見一葉飄落而知歲之將秋,這是僧人的正確推理。
人世間的落葉似乎春夏秋冬都有。花卉樹木都具有獨特的物性:或見春葉損,或經夏葉落,或臨秋葉飄,或遇冬葉凋。“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白居易從地勢高下的不同,看到了物性的不同。“嶺嬌(兩廣一帶)微草,凌冬不凋;并汾(山西一帶)喬木,望秋先隕。”沈括從區域南北的不同,看到了物性的不同。看來觀察“落葉”也要注意多換換視角,何況還有隨時都會飄落的病葉。“閑云生不雨,病葉落非秋。”這無名氏的詩句便是對世間凡人的忠告。
見一葉落可以得出“是秋”或“非秋”的兩種可能性。我們既要有“見一葉落”而知“無邊落木蕭蕭下”的推理能力,又需謹防“見一葉落”而必是,’秋”的錯誤判斷。
小姑娘的錯誤論斷于己于人還有“可愛”、“天真”之處。但是,如果你我也這么“天真”起來,那恐怕不是“可愛”而是“可怕”和“危險”了。
因為,四季都會有落葉,年復一年,永遠會有。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