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15篇
當看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總結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后感了。可是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海上鋼琴師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1“陸上的人喜歡尋根問底,虛度了大好光陰。冬天憂慮夏天的姍姍來遲,夏天則擔心冬天的將至,所以他們不停四處游走,追求一個遙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我并不羨慕。”
一個人,一艘船,一架鋼琴,一輩子的光陰,一段傳奇的故事。“只要你還有個好故事,你就永遠不會完蛋!”。
目前為止我在海上體驗的時間很短,我總是在期盼著,最好能登上一艘游輪,在大海上航行幾天,不在乎目的地,只希望可以體驗在海上的感覺。一艘船孤獨的航行,陌生的人群,陌生的環境,如果沒有陽光和星空,四周幾乎沒有分別,可以學著放松,讓晃動的船體帶我回到嬰兒時代,感受對周圍的未知,對目的地的迷茫,以及每天的無所事事。也許最初幾天我會到處溜達,保持亢奮和好奇的勁頭兒。然而也許十天,也許二十天,當這種新鮮的感覺一天天消散,厭倦、疲憊、無聊、焦慮、憤怒、恐懼……隨之而來!
1900的人生很悲催,但也很幸運!悲催是站在世人的角度,不知道自己的身世,必須和孤獨長時間相處。幸運的是在我看來,他有充足的時間、空間和自己交流,船上來往的旅人,正好給了他多元化的感官體驗,生活在熟悉的船上,安全的底色給了他無懼生命的力量。而他對人、對生活的細致觀察和思考,也為他的演奏注入了靈魂。技巧可以被模仿和學習,但思想是自私的,是獨有的,是任誰也無法奪走的!人類的偉大就在于我們開啟了自主意識模式,并擅長用意識創造和體驗生命。我們工作、生活、旅行、學習等等行為模式的意義是為了打開我們的意識框架:借由看到的去思考更多看不到的;借由體驗到的去創造更多可以體驗的。1900不用下船,所以他從不期盼那個目的地的到來,開船的瞬間,他為同行的旅人開啟一場音樂盛宴,驅散陸地帶上船的霧靄。沒有分別心,卻更愿意在有夢想的人群中抒發自己的夢想,沒有評判心,更純粹的傾聽和接受不同的信念,通過思考把感受融入靈魂,融入夢想。
三十年,生活在船上,身體可以說被禁錮在船上,可并不影響他的心靈在宇宙間翱翔。完整的人生包含了生和死,而他的完整更是完美到沒有瑕疵,生于船上,死于船上,短短人生所有傳奇也都在船上創造,而他的音樂,卻擁有法式愛情的浪漫,英式深沉的訴說,美式激蕩的吶喊……
他用意識走遍了千山萬水,他用心去感受周圍的一切,名利對于他的音樂執著,對于他的創造守護,卑微而膚淺。生命的意義!深奧的話題,卻有著無數簡單的回答,可誰也說不清哪個更為貼切……我愿意用一生去享受探索生命意義的過程,也許這也是生命的意義所在!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2呼嘯的海風,蘊藏著巨大的能量,跳躍的音符,蘊藏著美妙的旋律,舞動的手指,流淌著動人的音樂,樂曲出自一個在海上生活了多年的你-----海上鋼琴師--1900。一切好像是命中注定,你要在這艘船上出生,在這里成長,直至去世……
曾經想過要離開,曾經想去陸地上生活,曾經也想過要因為一個人改變自己的生活,只是自己的內心充滿對未知的迷茫和恐懼,也因為言語和行動的拙劣,所以讓一次遇見成為永恒,一次分別成為了訣別。那個女孩,是你一生唯一的遺憾。
不是不想去改變,在想要改變的哪一刻看到的是沒有盡頭的世界,像千百萬的鍵盤一樣,卻找不到合適的那一個鍵盤字母,迷離又恍惚,充滿著的不確定因素讓他內心極無敵為恐懼,就像他從未離開過船上一樣,突然的改變,只會讓他覺得自己沒有辦法去融入新的世界,只好在徘徊之后毅然決然地留下來,不再踏出一步。
很多的嘗試卻止于內心的恐懼,很多的經歷讓他不去向往陸地的生活,只是遠遠的看著,那個未曾屬于過自己的世界,不再向往也不再嘗試著去踏入。陸地,只不過是一個有太多欲望,浮夸的世界,也許你想保持內心的純潔,但現實卻不得不讓你賣掉你珍貴的東西。1900也許就是意識到了這一點,才堅持永遠留在船上。1900已經洞察了這個世界,看穿了陸地上人們生活的本質,就像他彈奏鋼琴一樣,他解讀了每個人身上的特點,他旅行了整個世界,所以才有了他的音樂。他說的“陸上的人喜歡尋根究底,虛度很多的光陰。冬天憂慮夏天的遲來,夏天擔心冬天的將至。所以你們不停到處去追求一個遙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我并不羨慕。”
琴鍵的個數可以去數,有開始,有結尾,是可以讓他看到盡頭的東西,這種盡頭讓他特別有安全感,讓他的內心極為堅定和踏實,在這個琴上可以彈奏自己的人生,演奏自己放蕩不羈的人生,這時的時間,空間,連同世界都是屬于他的,快樂也是屬于他的。在向往陸地的時候,他是極為恐懼和恍惚的,即使下定了決心,也有很多的擔心和不確定,干擾了他純凈的內心,不安,恐懼,又極其矛盾……
現實生活中的我們是否曾經有過恐懼和不安呢?或許是因為自己的不堅定,或許是因為自己想停留在舒適區,不想跨出去,而電影中的1900卻是一個只有聽到海的聲音才可以彈奏鋼琴的藝術家,交響樂在他的指尖劃出,他會觀察參加舞會的每一個人的面部表情和舉止,彈奏不一樣的音樂,那種對音樂的堅定和熱愛,對音樂的執著和喜歡使他最后成為一個與眾不同的人,一個孤獨且自由的鋼琴師,我敬佩他的藝術,敬他遵從本心,佩更敬佩他偉大的靈魂!
保持一顆純粹的本心,砥礪前行,美好將與你在前方相遇!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3我是深夜一口氣看完這部片子的。海上鋼琴師所在的郵輪,就像是一座移動的海上孤島長期漂泊在大海之中,只有靠岸時離大陸才近在咫尺,人們之所以選擇這座孤島之旅,多半是慕名而來親身感受這位鋼琴大師杰出表演,按理說他應該有一大群粉絲和知音的,但命運對他確實不公,他就像貝多芬一樣一生追求他的音樂夢想,卻不為名利所動,當他被迫應戰贏了大陸一位目空一切的所謂鋼琴家,博得了在場所有人目瞪口呆的驚嘆和經久不息的掌聲同時,卻沒有遇上一位真正的伯樂和知音,而有的只是為了復制他作品的資本逐利者,其實藝術是無價的,是完全不能用金錢衡量的,他為什么一刻都不離開這艘船,在他眼里大陸就是名利場,只有他的孤島才是塊凈土,才是他施展才華的地方,他不是怕充滿誘惑的城市街道無邊無際,而關鍵是他在這座孤島奮斗的幾十年中居然沒有遇上一位真愛自己的紅顏知己,這就是男人在成功以前的悲哀,但等到自己功成名就之時,更不可能找到一位真心愛自己的愛人,不是嗎?當今這個現實世界像這類例子實在是太多了。
這不禁讓人想起《向日葵》作者大畫家梵高凄美的愛情故事:1853年3月30日,荷蘭鹿特丹市的一對牧師夫婦生下了他們的長子梵高,一位神秘的預言家對尚是嬰兒的梵高說出了可怕的預言:你會到巴黎,英格蘭,當店員,當教師;你會戀愛,遭到拒絕,成為傳教士,再戀愛,再遭到拒絕,成為藝術家,你會和姬女結合畫800幅畫,在普羅旺斯變瘋,37歲時自 ……此處隱藏9724個字……開過那艘船,他在船上過完了他的一生。很多人都在說900肯定很孤獨,但是我覺得他一點都不孤獨。我認為孤獨其實是一種主觀的心態,并不是說有人陪伴,就一定不孤獨。我很喜歡一句話,狂歡是一群人的孤獨,孤獨是一群人的狂歡,所謂孤獨是在于你的內心是不是拒絕于別人產生交集,如果你跟一群人在一塊玩,但是你內心要更感覺不到任何社交的快樂,你不想跟大家一起嬉笑打鬧,而是自顧自的做著自己喜歡的事,那么就算不是一個人也是一種孤獨。
1900在電影中說過一句話,他說鋼琴有有限的88個鍵,而城市里有無數個間,但那是上帝的鋼琴,他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去彈奏。可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吧,我認為他這句話的意思是人的生命是非常的有限的。早晚都會離開這個世界,但是如果能在這個有限的時間里尋找到讓自己快樂的事情,就像1900一樣彈鋼琴,那么,這一生就是值得的。如果踏足陸地的話,1900可能會害怕自己會被這個花花世界所迷惑,有了這個東西就會想要另外一個東西去,到了這個城市又想要跑到那個城市,這樣的話只有無窮無盡的欲望都在折磨著他,這樣的話他還不如在船上這一方小天地做著自己覺得快樂的事情,這就足夠了。
1900他就好像把生死置之度外,它有著自己的想法,并按著自己的想法去生活,不被外面的世界所誘惑,勇敢地做他自己,勇敢的走他自己的路。就算他只是在這條船上,就算最后聽眾只剩下自己,但是他這樣子就滿足了。其實這樣子的他才是不孤獨的,只要他內心足夠堅定足夠豐富,那么他一點都不會感到孤獨。反而是那些內心沒有目標,毫無目的的人才是感到最迷茫,最惆悵,最孤獨的人,因為他們連自己想要什么都不知道。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14能夠選擇,那說明你是自由的,但是你的自由是有度的。“我沒法舍棄這艘船,我寧可舍棄自己的生命。”
你相信一個出生起就一直待在船上且從沒有去過陸地上的人嗎。起初我也不相信,直到我看了《海上鋼琴師》后我愿意選擇去相信。
“1900,過去是數字,而現在是名字了。”1900是一個被船上的黑人撿到的孤兒。“如果沒有我,你將被關進孤兒院嗎?”1900對自己的養父問道。黑人鍋爐工笑著說道:“是的,所以我要感謝你1900!”而養父被鎖鉤砸死后1900他成為真正的孤兒。
八歲的1900天賦異稟,無師自通的學會彈鋼琴。長大后的他在豪華間為上流人士彈奏鋼琴,他為經濟艙的窮人彈奏‘塔郎泰拉’。
每當1900彈奏的時候,他的朋友——一個小號手就會問道:“當你在彈奏的時候你在想些什么?你的思緒都去哪里了?”而最后得到的答案就是他總是在旅行。
有一次1900獨自一人在彈琴時,忽然聽到一個男人正拉著手風琴。男人稱贊他的音樂有感染力,并且問他要不要抽煙。1900搖搖頭繼續彈著鋼琴,男人給1900講述了一些過去的事情,他的田地都干了,五個孩子死于瘧疾,妻子和神父跑了。但是為了最后的一個小女兒男人決心與自己的壞運氣斗一斗。他開始出門旅行,路過一個陌生的小鎮,爬上山頂直到看見大海。男人突然下定決心要改變自己的生活,重新開始。
他的朋友小號手一直問他為什么不下船,不到陸地上去。他可以掙很多的錢,然后娶一個妻子。這一切對他來說只需要走下舷梯,非常簡單的就可以得到一切。
然而得到的回答卻是:為什么?為什么?陸地上的人們浪費了太多手時間去問什么,冬天來臨時,渴望著夏天,夏天到來時,就已經開始害怕冬天,所以人們用不厭倦旅行,總是在追尋遠方,總是夏天的地方。
一直到影片的最后1900都沒有離開船,即使是遇到了一個喜歡的女孩。在舷梯上1900望著看不見盡頭的城市。他轉身又回到了甲板上,所有的人都好奇。他說:“城市那么大,看不見盡頭。阻止了我的腳步的,并不是我所看見的東西,而是我所無法看見的那些東西。”
1900出生在船上,長大在船上,最后隨著巨大的爆炸也同船消失在海上。他的一生都在船上度過,即使從沒有去過陸地,但是他的思緒早已飛到那些美麗的國家去了。
1900心中有熱愛,內心堅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以及他對當下的珍惜和欲望的克制,都值得我們學習。
你想要自由嗎?那就不應該逃避現實,理性的克制自己的欲望。忠于自己的價值觀,不被利益所。1900并不是懦弱,相反他有一可完整且干凈的心。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15除了船之外,他的另一個心錨是鋼琴。沿途的風景,過往乘客的言行舉止、喜怒哀樂、過去未來以及他們到過的地方,涌入他的視線、腦海,而他轉頭又用一種奇特而美妙的“語言”表達出來,那就是鋼琴。船可以說是他物理、位置上的錨,而鋼琴則是他心理、精神上的錨。船是他的家,鋼琴是他的存在方式、立身根本。他把心安放在船上和鋼琴上,所以他能心無旁騖,專注于彈琴,享受彈琴的樂趣,并不分貴賤向各色乘客演奏,讓他們深受感染。
在這樣的心性之下,一九〇〇的鋼琴彈得如何呢?為了彰顯電影主題,表達電影創作者的價值傾向以及對于這種心性的贊許,電影里特地安排了一場鋼琴對決,由一位號稱“爵士樂之父”的岸上首屈一指的鋼琴家向一九〇〇發起挑戰;結果自然是這位鋼琴家敗北,而一九〇〇酣暢淋漓的勝利,讓大家看到他純粹心性之下所能達到的高超技藝。這場對決也算是電影的一個小高潮,讓觀眾著實“爽”了一下。
上述種種讓我聯想到康德,一九〇〇的船和鋼琴,就如同康德的葛底斯堡小鎮和哲學,令人仰慕不已。
當時,凡是戲劇都少不了沖突。一九〇〇的心性也遇到過挑戰和考驗。他在邂逅一位讓他心動的姑娘后,就想過要下船,去追隨這位姑娘。但是他在下船的舷梯上看著岸上,踟躕良久,最終還是沒有走下舷梯。電影在這個時候沒有向我們展現他沒有走下船的原因,而是在最后船要被炸毀、一九〇〇面臨生死抉擇這樣尖銳沖突的時候才說了出來,讓我們對一九〇〇的堅持有了更深的體會,也因此把電影推向高潮。這個高潮部分一九〇〇說的話,簡直可以當做格言,我以前就溫習過很多遍:
當年,我踏上跳板,不覺得困難。我穿上大衣,很神氣,自覺一表人才,有決心,有信心。
我停下來,不是因為我所看見的,而是因為我所看不見的。岸上連綿不絕的城市里,什么都有,就是沒有盡頭。
拿鋼琴來說,鍵盤有始也有終,只有88個鍵,這并不是無限的。而此時你就是無限的,在有限的琴鍵上,你能演奏出無限的音樂。我喜歡這樣,我應付得來。
一旦走過跳板,前面的鍵盤有無數的琴鍵。這無限大的鍵盤,凡人根本彈不出任何音樂,這是上帝才能彈的。
上了岸,何從選擇?如何選一個女人,選一間房子,選一塊屬于自己的土地,選一處風景,選一種死法。所有這些問題向我壓過來,漫無止境。思前想后,你不怕精神崩潰?那樣的日子怎么過?
這艘船每次只載客兩千,既載人,也載夢想,始終超不出船頭到船尾的范圍。在這有限的鋼琴上,你能演奏出幸福快樂。
岸上?對我來說,岸上就像一艘太大的船、一位太美的女人、一段太長的航程、一瓶太濃的香水,一支我彈不出的曲子。
我沒法舍棄這艘船,我寧可舍棄自己的生命。
最終,一九〇〇以這種決然的方式堅守了自己的初心。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