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備】中學生作文匯編6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學生作文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春天來了,柳樹抽出嫩綠的枝條,燕子從南方飛了回來,大地呈現出一幅美麗,生機勃勃,讓人神清氣爽的風景畫。
這天我突然發現,在我家外的屋檐上出現了幾根細樹條,仔細觀察原來是一對燕子準備在我家搭窩了,看著燕子那忙碌的身影,心中不禁產生了一種憐愛,同時心中又對這一巨大工程感到了一些疑惑,也擔心燕子們會失敗。
只見兩只燕子交換著銜泥壘窩。一天,兩天……小燕子圍得弧形越來越大,燕巢越來越成型,它們又銜來許多樹葉和羽毛,把窩鋪好。
不料,一陣風吹過,把燕子辛辛苦苦搭起的窩吹落了一地,這下完了,燕子們一定會放棄的,那樣我就看不到它們了。沒想到的是,它們又飛到地上,用嘴叼起灑落一地的泥巴和樹葉又搭起窩來,我不禁為燕子們捏了一把汗,就這樣一次又一次,燕巢的形狀越來越成型,到最后正面留下了一扇“門”,只容得下燕子進出了,我看見燕子們鉆進窩里,伸出了它們的小腦袋,興奮地叫著。我也為它們的成功而感到高興。
小燕子的窩雖然不是世界上最美麗的杰作,但是平凡而美麗,是汗水和心血的結晶,智慧和毅力的結晶。我由衷的佩服你,你是世界上了不起的建筑專家。
真沒想到這小小的燕子給了我如此大的啟發我從它們身上懂了什么事堅持不懈,只要努力了,堅持了這世上沒有什么做不成的事做不好的事。
毅力,是春蠶吐絲一縷一縷的環繞,一絲絲地堅持,才有破繭而出重見光明的輝煌;毅力,是千里大堤一沙一石的凝聚,一點點地累積,才有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壯麗;毅力,是萬丈高樓一磚一瓦的重疊,一層層的攀伸,才有居高臨下極目遠眺的風光。
哪怕最不起眼,也有綻放自我的時刻。只有雨過天晴,才能看到最美的彩虹。
——題記
一直失敗的人,總是比任何人都渴望成功。如果把每次的失敗,比作一次跌入深淵,那我已經無數次跌入秕谷,而且越跌越深,讓我無法自拔。正是這樣,我渴望成功的欲望,也愈加強烈。
又是一次物理考試,盡管我早已做了精心的準備,可是物理還是不愛我,給了我一個不盡人意的分數。
夜晚,我躺在床上睡不著,輾轉反側,難以入眠。披衣起身,信步走到晾臺上。厚厚的濃云遮住了月亮,星星隱藏起光輝,天空一片漆黑,樓下不時傳來幾聲寂寞的狗叫,幾聲不知名的啼聲,聲音劃過寂靜的夜空,帶給難眠的我一陣寂寥。一陣陣冷風吹來,樹葉傳來陣陣沙沙的響聲。寒風瑟瑟,陣陣涼意向我襲來,讓我不禁裹緊了衣服。那曾經讓我引以為傲的物理,幾乎在一夜之間就拋棄了我。我瞬間如路邊最不起眼的小花,多么渴望受人關注,但是等待我的只有受人冷落、嘲諷。我似乎有些不知所措。
我花了無數時間在物理上。每晚整理錯題,刷練習。我覺得我已經修煉到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境地。我認為我就像斗法一樣,只需輕輕一擊,就可以置對方于死地。隨著期末考的日子越來越近,我的內心越來越激動。因為,我是那么渴望成功。可我越是渴望成功,就越害怕,我擔心我這么多天的`努力白費了,因為期望愈大,失望愈大。我的內心惴惴不安。
終于等到考試的那天,我懷著忐忑的心情做完了考卷。我走出考場,只覺得考卷上那些鮮紅的大“×”組成一張網,向我撲來,我不敢想象再一次失敗會帶給我怎樣的打擊。
發卷那天,一張雪白的考卷如雪花般飄到我的桌上,我看到了一個可以用高分來形容的分數——94分。我幾乎不敢相信,連忙去看姓名一欄,確實是我的名字,我長長地舒了口氣,心里的大石頭總算落地了。周圍的同學都向我投來敬佩和羨慕的眼光。我終于知道,路邊那最不起眼的小花,也會有成功的一刻,也會有受人關注的時刻。
望向窗外,天氣早已一改往日的陰沉,太陽肆意地揮灑自己的光芒,明亮我那冰冷已久的心
如果人好,就一定要內心好!即使長相再美,也沒用!道德是一個旦古如一的話題,即使最強大的哲人也無力宣稱,他可以從整體上營造一種文明,我們能做的就是為社會和歷史提供一些約定俗成的起碼前提。孔子說:“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大到天下,小到個人,追求理想的人格,受辱而不失大禮,極力做一個有道德修養的人,這是一個偉大的教育家的胸襟。“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余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走進歷史的長河,關于道德修養已談了兩千多年,老話題不斷賦予新內含,今天的教育依然離不開品德教育。學校,是我們學習知識的地方,更是我們培養德性,修身養性的地方。學校開診的德育工作,就是要培養同學們高尚的道德品質,為我們走上社會打好基礎。因為一個沒有高尚品德的人,是不能被社會所承認的。記得意大利但丁曾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一個知識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健全的人卻難于用知識去彌補。”
我們今天不去討論道德和知識誰更重要,但我相信我們的祖國和民族最需要的是具有道德高尚的知識者。做一個有道德高尚的人最需要毅力的,道德高尚的人絕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出來的。我們想要成為一名道德高尚的中學生,必須從根本的小事做起。比如說,在家里我們給勞累了一天的爸爸和媽媽端上一杯熱茶,在學校里我們彎腰撿起一片廢紙屑,說文明的話,做文明的事等等。我相信,只要我們能夠從這些小事做起,那么我們每做一件事情,我們的道德水平就會得到一次升華。長此以往,我們一定能夠成為一名有道德的好少年。
親愛的同學們,黨和政府在關心著我們,爸爸媽媽在期待著我們成才,我們在為現代化建設而努力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我們還要明白自己在道德建設中所肩負的重要使命。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從現在開始,從自己開始,自覺地做道德建設的宣傳者、實踐者和捍衛者,逐漸具備良好的公民道德,長大后成為一個具有高尚的道德修養的響當當的中國人!
走在河的兩岸,微風吹皺了河面。對岸的鳥用奇怪的眼神看著我,忽而起飛,紅色的腳爪劃過河面,像蜻蜓點水一般,泛起陣陣微瀾。
卷起褲腳,踏進淺淺的河中,一陣涼意涌上心頭。清晨的一切,盡收眼底。那時候,我總是蹦跳著走過這石板橋,書包中清脆的金屬敲擊聲和小河的流水聲鬧成一片。鄰家的阿婆總是張著沒牙的嘴笑著,那雙眼睛,透著薄薄的霧看不清,但總能聞到淡淡的檀香味。
看著眼前的風景,是如此熟悉。想想此刻的心情,卻又如此陌生。
披著滴著水的頭發,微風輕撫指頭,像一個技藝精湛的按摩師。坐在有溫度的石板上,雙腳自然落下,浸在河水中。閉上眼,淡淡的花香飄到鼻尖,無一遺留。多久了,沒有這樣靜靜地坐著,享受一個人的時光;多久了,沒有帶著自己,來欣賞屬于自己的風景。
時光匆匆,那年匆匆。如今的我,是否還有那樣的心境,那樣的感受?是否還在路邊,聽著鄰家阿婆的數落呢?那時的我,一邊沒有目的地奔跑,一邊擔心會不會有人發現;一邊在花海中歡唱,一邊又埋怨落得滿身花粉;一邊在河中無所顧慮地抓魚,一邊又在糾結要不要把這些可憐的小魚放了。
唐代詩人白居易曾說:“風景舊曾諳。”在這如水的江南,每一個景物都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然而,千萬年前的風景已不復存在,今天的風景,又會有怎樣的變化?
轉身,看看過去,過去的自己,還在嗎?偶然間,我看到了一塊石頭上刻著的一行小字,莞爾一笑——我也是一道風景。
陽光,肆意灑向大地。溪水,反射出一片片亮光。忽然意識到:時光,從不缺席我們的青春。風景,舊曾諳。
不經意間,彎腰,拾起一塊不規則的石子,投向水中,一圈圈的漣漪,映著天邊的一抹紅,搖曳在湖面。
詩一般的落霞,
酒一般的夕陽,
在那遙遠有意無意遇上,
共你初此邂逅誰沒有遐想……
不知是什么時候養成的寫日記的習慣,印象中第一個日記本是那時時下流行的那種:桔黃色的塑料封面,中間是張周慧敏的照片,里面每隔幾張便有一張風景或人物的彩頁的那種。
那時扒在矮腳凳上翻著字典認真寫日記的自己,絕想不到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或鬢染白霜的自己看日記時是種什么樣的心情!但肯定是件享受的事情……
翻開的舊的篇章,看著仔細去辨識才認出的鉛筆寫出的稚嫩字體:“今天,一毛錢買了兩塊糖,好甜!”,想像起當時自己喜上眉梢的表情,不禁啞然失笑。
“今天明明媽媽夸我字寫的好……”現在我終于明白小伙伴們為什么總不喜歡待在自己家里做作業,因為兒子總是人家的好。至今我還記得老媽對我寫的字“狗扒的一樣”的評價。
不知道為何現在筆走龍蛇了反而更懷念起“狗扒的一樣”的評價?
“今天偷偷玩水,光著屁股被母親追了幾條街……”正“生死存亡之際”,現在讀著也不免心驚肉跳之時卻沒了下文!連忙往后翻,日期沒斷也沒缺張少頁,怎么會沒有結局呢?郁悶之極不由瞄了老媽一眼,正好迎上那比冬天還嚴酷的眼神,母子同心?我不僅咽了咽口水暗暗捏了把汗!
算了,誰閑著沒事會翻自己的舊帳?
接下來幾天的日記累篇的《朱子家訓》,剛開始字體一筆一劃還算工整后面逐漸潦草起,最后一篇簡直就是“幾何圖形”。日記寫的跟小說似的!將結局用一種最含蓄、最不著痕跡的方式表達了出來……
難道那時就展現出了寫小說的天賦?
隨著慢慢的長大日記本逐漸變的精致,語句也趨于老練。事情所占比例漸漸變少,更多的是個人對事物的看法和感嘆。后來更多的是將事情埋在記憶里而不是付諸筆端,一如生活一樣,將更多的將事情裝在心里而非說于人分享。
某些記憶猶新的事,翻開那天的日記可能只是記些無關緊要的東西或者壓根就一句“無事可記”;某些刻骨銘心的事,費勁讀完當天可能連格式都沒寫正確的日記,通篇在講些什么自己亦不懂;努力記住的事,在不經意間遺忘,只能在字里行間尋找一絲絲喜悅或滴滴的傷痛;某些剛剛發生的事,卻能在記憶里尋找出一絲熟習的味道……
回憶是修飾的過程,如今侃侃而談的事情,翻開日記可能完全是另一種版本。回憶是埋葬的過程,如今潸然淚下的事情,翻開日記可能只是斑斑點點的空白。
你是修飾了過去還是埋葬了過去?生活如棋,每個人都迷離在自己的局里。
許多時候,失敗會讓我們錯過原本我們夢寐以求的東西,錯過并不意味著完全失去,相反,有時它代表著更大的收獲。也許你與某件幸事失之交臂,說不定正是你的轉機哦!
劉慈欣,這個以一己之力將中國科幻提高到世界高度的人,寫作經歷也并不是一帆風順的。甚至直到現在,他仍繼續在娘子關的發電廠里擔任計算機工程師一職。如果劉慈欣出生在國外,估計早就可以名揚四海了。可是在國內,那個年代,科幻被膚淺的認為是兒童文學,前期寫的小說并沒得到太多讀者的支持。很多人在看到自己的愛好不被人接受,不受支持,甚至一無所獲,灰心喪氣是正常的。但他沒有放棄,仍然滿懷激情,在工作的閑暇時間努力寫作。他嘗試改變自己,在《鯨歌》之類的作品中,就有很明顯的向主流文學靠攏的痕跡,最終他成功了。劉慈欣成為了亞洲第一位獲得雨果獎的作家,他曾經錯過的一些機遇,但最終成績斐然。
在看到別人的成績的時候,也要看到背后的付出。劉慈欣的付出也是不為人知的,如果不是他在低迷時期筆耕不綴,提升功力,何來《三體》的亮眼,何來的雨果獎呢?許多成功的人在錯過之后卻有了更大的收獲,是因為錯過后努力上進,發奮圖強,才有了收獲。愛翁小時候輟學,在家中自學,若是沒有他的勤奮,好學,以及對科學的興趣,也不會有后來的成就。
錯過后,不吸取經驗,不糾正錯誤,那永遠只能是錯過。付出才有收獲,如果你錯過太陽時流了淚,那你也要錯過群星了。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