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箏》教學設計(15篇)
作為一名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風箏》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風箏》教學設計1教學目標:
1、認識“箏”、“鼠”等11個生字,正確書寫“折”“扎”等8個字,會寫“紙船”“松果”等7個詞語。
2、 綜合運用多種方法認字,讀懂故事內容,體會松鼠和小熊之間的友誼。
3、 學習默讀,感受友誼帶來的快樂,對如何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所感悟。
教學重點:目標1
教學難點:目標2、3
教學課時:第1課時
教學準備:PPT
一、創設情境,揭題導入。
師:同學們,瞧,這是什么?(紙船)這又是什么?(風箏)
① 指導“箏”的讀音:這個箏字是后鼻音,單個字出示的時候我們讀一聲,請跟我讀:zheng。當它組成詞語讀輕聲,讀得短而輕,跟我讀:風箏。我們來開一組小火車。/讀得真好。)
② 這個箏字是什么偏旁?(竹字頭),最早的風箏骨架就是由竹片做成,所以它是竹字頭。
1、 揭題:同學們,你們喜歡紙船和風箏嗎?他們一個在水里,一個在天上,卻發生了一段感人的故事。今天,讓我們一起學習《紙船和風箏》(板書,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
師:請同學們輕輕地將書本翻到第103頁(PPT出示要求)。比較下我之前學過的課文,你有什么發現嗎?(這是一篇沒有注音的課文。)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種新的閱讀方式——默讀。誰來讀讀閱讀要求?(學習默讀:邊讀邊思考:課文講了一個誰和誰怎樣的故事?)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集中注意力,不出聲,不動唇,不指讀。所謂不動筆墨不讀書,同學們可以邊圈畫邊思考。
2、初讀反饋
師:同學們讀得可真認真啊,老師給大家帶來了本課中的生字詞。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出示詞語:松鼠 折紙 漂流抓住幸福 愿意 取下 飄蕩 但是 草莓 扎風箏
① 請你們自由讀一讀
② 聲音漸漸地輕了下來。請一位同學做小老師,帶著大家來讀一讀。
③ 你幸福的幸的后鼻音讀得真到位。在這里,老師還是要提醒大家:抓、折、鼠都是翹舌音,誰來讀一讀?3生,你來讀讀,你來讀讀(翹舌音讀得真到位/讀得真清楚)請跟我讀。鼠是象形字,古時先畫成鼠樣,上面是它的頭,下面是它的兩只腳,加上一條尾巴,慢慢地就演變成了現在的鼠字。
④ 扎是平舌音,它是個多音字。哪位同學來讀讀這個字?你的眼神充滿了自信,你來試一試。讀得真不錯。
⑤ 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些詞語,每個詞語讀兩遍,起。
2、 師:生字詞解決了,現在請同學們根據白板提示,誰來說說故事的大致內容?(出示:住在山頂的( )和住在山腳的( )通過()和( )成為了好朋友,可他們卻因為一點小事鬧矛盾,最后還是靠( )和( )和好如初的故事。)
3、 師:已經有同學躍躍欲試了,你來試一試。同學們可真厲害,老師給大家省掉了內容,大家都能把主要內容補全,真是太會讀書了!
三、精讀課文
1、 學習第1自然段
師:松鼠和小熊生活在一個很美的地方,那里有高高的大山,清清的小溪,(畫板書),誰知道它們的家在哪里呢(山頂、山腳)
師:這位同學快速地找到了答案,真會學習。誰來上臺把它們送回家?(指生板貼,理解“山頂”和“山腳”的位置)
師:同學們,你們覺得它們貼對了嗎?對呀,小熊住在山腳,松鼠住在山頂,這是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告訴我們的,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2、學習第2—6自然段
師:松鼠和小熊的家離得很遠,是什么讓它們成為了好朋友呢?(紙船和風箏)
師:紙船是誰送的?風箏又是誰送的?(松鼠、小熊)
師:那它們又是怎樣來到他們的身邊的呢?請從文中第2—6自然段找一找句子。(漂哇漂、飄啊飄)
師:比較句子,這兩句話中都有piao,仔細觀察,這兩個piao有什么不同?(偏旁不同,一個是三點水,一個是風字旁)
師:你有一雙明亮的眼睛。沒錯,紙船順水漂,風箏乘風飄,同樣是piao,三點水表示在水中漂,風字旁的飄表示在風中飄。既然大家發現了這兩個飄的奧秘,現在老師來考考大家你能不能正確填入piao字呢?
師:看來,同學們都能正確區分這兩個piao字了,一點兒也難不倒大家。
師:中國的漢字多奇妙,讀音相同,偏旁不同,表達的意思也不一樣。即使同一個字,在不同的句子稍有變化,表達的效果也會不同。我們來看看這組句子。(紙船漂到了小熊家門口;紙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門口。)(師范讀)
師:聽完老師的范讀,你喜歡哪一句話?
師:你喜歡第一句。為什么喜歡這一句?有沒有其他不同的意見?
你喜歡第二句。為什么喜歡這一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師:因為漂啊漂寫出了紙船在小溪里漂的時間長,仿佛讓我們看到了紙船漂蕩的樣子,讀起來還有一種節奏感。讀起來是不是更美了呢?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師:(出示第二組句子:飄到了和飄啊飄)現在,請同學們一起來對比讀這兩個句子,邊讀邊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師:你看到了風箏飄的距離遠,時間很長。是啊,說得真好。聽了你們的朗讀,老師好像看見一只幸福的風箏乘著風慢悠悠地飛到了松鼠的家門口。
師:像這樣“飄哇飄”這樣的詞還有很多,你還知道有哪些這樣的詞語嗎?根據提示來說一說。
師:同學們真是太會動腦筋了。
師:紙船帶著禮物漂到了小熊家門口,小熊看到后又是怎樣的反應呢?你是從哪個詞語中體會到的?(樂壞了)那松鼠呢?(也樂壞了)
師:觀察圖片,想象小熊的表情、動作、聲音,你覺得樂壞了是什么樣子?(眼睛瞇成一條縫、高興得跳起來、手舞足蹈、興高采烈、眉開眼笑、一蹦三尺高、臉上滿是笑容等)
師:哇,都能用上成語來形容了呢/你真棒
師:是什么讓小熊樂壞了呢?紙船漂來了什么呢?哪位同學愿意當小熊讓老師采訪一下?師:小熊小熊,是什么讓你樂壞了?(紙船、松果、祝福)
師:原來,紙船里放著松果,松果上掛著紙條,紙條上寫著祝你快樂。收到這么好的禮物,難怪小熊樂壞了呢!
師:誰來讀讀樂壞了這個句子?/誰能讀得再高興點?/從你的聲音里老師聽出了快樂。/停頓的時候要注意節奏/你把快樂放在了心里。
師:原來紙船里放著~,松果上掛著~紙條上寫著~收到這么好的禮物,難怪小熊樂壞了呢!師:現在讓我們把小熊的快樂和大家分享,加上表情,一 ……此處隱藏28576個字……p>2、一個提問下,幫助學生再次疏導出全文線索,板書: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并再次朗讀幾個描寫心情的重點句。
四、課堂練習
1、把自己玩耍、活動時候的心情告訴大家,寫一寫。
2、寫幾個描寫心情的詞語,并在小組內交流。
《風箏》教學設計15教學目標:
1.多種方法感知和理解精心、希望、憧憬、垂頭喪氣、千呼萬喚等詞語。
2.以“幸福鳥”統領全文,圍繞憧憬理解并感悟做、放、找風箏的過程中小伙伴的心情變化。
教學重點:運用多種方法理解詞語,感悟小伙伴做、放、找風箏時的不同感情。
教學難點:通過意會法體會“憧憬”,想象法品讀感悟動詞的生動用法。
一、謎語導入,體會詞語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今天,老師就給大家帶來了一條謎語?(出示謎語)誰來讀一讀。
生讀謎語。
師:誰愿意猜一猜?(風箏)
師:你是通過哪些詞語猜出來是風箏的呢?(生匯報,師貼風箏圖)
2.師:詞語的用處可真大呀!今天就讓我們徜徉在語文的殿堂,感受詞語的魅力。(板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下面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標出自然段的序號,注意: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可以查查字典,問問老師和同學。
2.讀詞語
(1)學生領讀。
(2)同桌互相讀。一邊讀,一邊想詞語的意思。
(3)做游戲:猜詞語。
3.同學們對詞語理解得這么好,老師猜課文一定讀得也很棒。下面我們來開火車讀課文。我們得找幾位同學來讀呢?(8位)其他同學想:課文里主要講了什么事?
(板書: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
三、細讀探究,體悟情感
(一)感悟做風箏的樂趣
1.課文中哪一段是寫做風箏的?(第2段)請大家輕聲讀課文,想想文中的我們在做風箏的過程中是一種怎樣的心情?把你體會到的關于心情的句子畫下來。
2.誰來說一說文中的我們在做風箏的時候是一種怎樣的心情?
出示句子:我們精心做著,心中充滿了憧憬和希望。
(1)請大家看“精心”這個詞,想一想“精心做著”是怎樣做的?(認真、專心)
(2)同學們,你們在什么時候也精心地設計著一樣東西,或是精心地做著一件事情呢?
(3)誰來有感情地讀讀“精心”所在的句子。
(4)請你在文章的空白處精心地寫好這個詞。(師在黑板寫)
師:剛才我們精心地寫好了這個詞,文中的我們精心地制作了一個蝴蝶樣的風箏,看到小伙伴們這么投入的做風箏,老師也被感染了,我也忍不住想做一只風箏,可以嗎?
屏幕:我(用心)地做一只(蜜蜂)樣的風箏,希望它(飛得高高的,飛上藍天,與小鳥歡唱,與白云嬉戲。)
師:假如讓你做一只風箏,你想做一只什么樣的風箏?怎樣做?
屏幕:我()做一只()樣的風箏,希望它()。
3.同學們說的太好了。你們說到的這些夢想就是小伙伴們心中的憧憬,(板書“憧憬”)我們把這種理解詞語的方法叫做聯想法,你還能用其他方法來理解憧憬這個詞嗎?(生匯報)生活是美好的,童年的時光更是五彩繽紛的,請同學們帶著你的夢想讀這個詞,帶著你的向往讀這個詞,帶著你的憧憬讀這個詞,帶著你所有的向往美美的朗讀這句話。
引讀:風箏做好了,卻什么也不像了,但是我們—接讀
師:不是什么都不像嗎?怎么又被稱做“幸福鳥”呢?(生匯報)
師:因為在小伙伴們的眼里,像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種快樂的心情,對于每個人來說,這種心靈的自由與快樂都是最幸福的事。讓我們帶著這樣一份憧憬與甜蜜一起來讀這一段。
(二)感悟放風箏的樂趣
1.風箏做好了,此時你最想干什么?好,就讓我們帶著美好的憧憬與無限的幸福,一起去放飛我們的“幸福鳥”吧!(師生對讀)
2.請同學們認真地讀一讀紅顏色的詞語,你發現了什么?(動詞)
3.誰能說一說,你最喜歡哪個詞語,為什么?(學生說理由)大家可不要小看了這些表示動作的詞語,如果你能夠運用得準確恰當,就可以使文章的情節更加地生動形象。
4.讓我們第二次去放飛我們的幸福鳥吧。同學們可以做動作。
5.是啊,風箏帶著我們的憧憬,越飛越高,高過了飛鳥,高過了白云,飛向了藍天。小鳥見了,高興地對“幸福鳥”說——(學生說),白云笑著和“幸福鳥”打招呼——(學生說),看到那高高飄蕩在天空中的風箏,你的內心是一種什么樣的感受?(板書:快活)
6.文中的那群放風箏的孩子也像我們一樣快樂,你能讀讀文中最能體現快樂的句子嗎?(風箏越……。。)
7.請同學們帶著伙伴們的這份快樂再一次去放飛幸福鳥。(一邊讀,一邊補充詞語)。
(三)體會找風箏的心情
1.過渡:風箏把我們的名字帶上了藍天,把我們的憧憬帶進了天空,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出示課件)“忽然吹來一陣風,線嘣地斷了。風箏在空中抖動了一下,便飛快地飛走了。風箏不見了。”是啊,風箏倏地不見了,此時此刻,小伙伴們的心情怎么樣呢?(板書:傷心)輕聲讀讀4—8自然段,把你體會到心情的句子讀一讀。
2.師:你從哪個詞體會到伙伴們很著急,很傷心呢?(大驚失色、千呼萬喚),大驚失色是什么意思呢?(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說意思)
3.老師再教給大家一種理解詞語的方法。我們可以一個字一個字地理解,合在一起就是這個詞語的意思了。(吃驚的臉都變色了)理解字義也是學習詞語的一中好方法。你能試著用理解字義的方法來學習“千呼萬喚”這個詞語嗎?像這樣的詞語,你還會說嗎?
4.師:不知道喊了多少聲,不知道喚了多少遍,聲聲都飽含著孩子們希望風箏能快回來的情感。你還從哪句話中體會到小伙伴們的心情?
出示:我們都哭了……還是沒有蹤影。
5.我們都哭了,為了一只怎樣的風箏?(出示)我們都哭了,為了那只代表—————的風箏。(希望`幸福`理想`快樂`憧憬的)
6.我們四處尋找這只寄托了我們幸福與希望的風箏,卻不見它的蹤影,只好垂頭喪氣地做在田埂上。在什么情況下,你才會垂頭喪氣?
7.這只讓我們牽腸掛肚,寄托了我們這么幸福的情感的風箏,能找到嗎?(能)
就在我們垂頭喪氣的時候,一抬頭,看見了————(學生說“水磨坊”)
四、拓展延伸
同學們,能告訴老師,我們尋找的僅僅是一只風箏嗎?還在尋找什么呢?
五、總結全文,升華情感
1.我們在尋找幸福與快樂,我們在尋找我們幸福的寄托!只要我們尋找下去,總有一天,我們會找到我們的“幸福鳥”。
2。師生齊讀最后一段
3。風箏是我們童年的憧憬,風箏是我們童年的快樂,讓我們每個人都懷著一顆美好的心,一顆憧憬的心,在風箏上放飛我們的希望和理想。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