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編6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就需要我們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計劃。那么問題來了,方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設計思想】
本課的設計以“珍珠泉何以為珍珠”為探索主線,力求為學生創設輕松愉悅和諧互動的實踐氛圍,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熱情參與,積極與文本對話,引導學生走進文中情景,自主地去探尋美、體驗美和交流美,不斷提高語文素養。
【教學流程】
一、以問促讀
1、教師在黑板上寫“泉”:
師:同學們,這是什么字?它是什么意思?拿出字典查一查。
師:對,“泉”是指“從地下流出的水”。
2、你們知道老師為什么要寫這個字嗎?對,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中描寫了清澈的泉水,誰來讀讀有關句子。
3、課題中還有兩個字:珍珠(教師板書)。
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題。誰見過珍珠?來介紹介紹。
二、以疑促讀
1、請同學們再次根據閱讀提示,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快速閱讀課文。要求:
要讀出問題來,然后嘗試利用等方法解決問題,在自己體會最深和感覺還有問題的地方做上記號。
2、請學生根據課文內容提出自己的問題。簡單問題立刻互相解決,遇到稍難的問題可保留。
三、以賽促讀
1、珍珠通常晶瑩剔透,歷來為人們所愛。同學們的問題提得很好,為什么課題中要加上“珍珠”一詞呢?下面請大家采取自己喜歡的方式細讀課文,想一想,為什么在作者家鄉的村里,那一眼清泉叫“珍珠泉”?思考以后在小組比賽朗讀交流。
2、全班朗讀交流,估計學生從以下方面找到理由,教師相機引導:
⑴ 泉水青綠,如晶瑩的珍珠。
⑵ 水泡閃亮,如彩色的珍珠。
四、以評促讀
教師讓學生閱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1、水泡給人怎樣的感覺?從哪里感覺它像珍珠?學生有感情朗讀,特別是“水泡閃亮閃亮的等句子。再讀,你還喜歡哪些對水泡的描寫,為什么?請學生來讀一讀,然后互評。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他們可能還喜歡水泡的有趣。特別注意以下地方──嘟嚕──嘟嚕,撲哧一笑,還有第五自然段的三個問句,都要體現“有趣”。
2、泉水晃蕩,潑灑一路珍珠。多么富有情趣,請大家一起讀一讀,評一評。
3、你最喜歡什么樣的珍珠?把喜歡的句子讀一讀,評一評。
五、以品促讀
1、作者對珍珠泉的喜愛流露在字里行間,你還能從什么地方體會到作者要表達的情感嗎?如果學生回答有難度,讓學生通過齊讀課文第四自然段,從讀中品味、體會作者對家鄉的熱愛。
2、課文中采用了多種方法描寫景物特點。出示例句引導學生反復品讀這些句子是怎樣描寫景物特點的,學生互相讀、交流、評價。
3、其實,老師這兒還有一篇類似的文章叫《趵突泉》,請同學們仔細閱讀,與這篇文章對比一下,看看有什么相似點。
六、以用促讀
1、用贊美的語氣感情朗讀全文。
2、摘錄喜歡的詞句,背誦喜歡的段落。
教材簡析:
課文中描寫的雅魯藏布大峽谷是“地球最后一塊密境”,是世界僅存的一塊處女地……它是世界上最令人向往的地方,讓人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叫絕,通過語言文字讓學生領略大自然的神奇壯麗。
教學目標:
1、認識并正確、規范地書寫本課的5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有感情的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美麗偉大,感受祖國山河的壯麗。
3、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難點:
以提綱的形式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1、課件出示西藏圖片,教師配樂解說,激發學生興趣。
2、西藏除了雪域高原的牦牛、金壁輝煌的寺廟和藏族同胞之外,還有更加奇特的景觀,那就是——雅魯藏布大峽谷。(板題,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全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把生字詞圈、劃出來讀正確,把不好讀的句子多讀幾遍,讀通順。
2、檢查讀詞及課文的情況。
3、師:哪位同學說一說,你對雅魯藏布大峽谷有哪些了解?(提綱式)
4、小結。
三、學習課文,理解重點部分。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想一想:雅魯藏布大峽谷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請你把有關的句子畫下來。
2.重點練習朗讀和復述:你喜歡雅魯藏布大峽谷嗎?請認真讀一讀課文,然后同位互相講一講,說說你的理由。
3.練讀: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一讀,說說你的感受。(適時板書)
4.指導朗讀:美讀4、5自然段。
四、總結全文
1、學完課文你想說點什么嗎?
2、說一說你這節課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五、布置作業
作業超市:
1、寫一處自己喜歡的景觀。
2、課外閱讀
3、搜集一些關于祖國壯麗河山的文章,將優美句段記到自己的“小小筆桿子”本上。
第二課時
(一)總體把握:
1、熟讀課文,有感情的朗讀描寫雅魯藏布大峽谷的景色的句子。
2、結合課文,說說你對奇觀的理解。
(二)內容探討:
你能說說雅魯藏布大峽谷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你是從哪些方面體會到的?
(三)聽寫生字生詞,糾錯
(四)
小練筆:描寫自己見過的奇觀
板書設計:
雅魯藏布大峽谷
神奇
世界之最
世界最后一塊密境
課后札記: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兩位減整十數或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2、利用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計數器 教學光盤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填一填:
7430 = 743 =
2.口算:
7660 = 8570= 9350 =
398 = 676 = 495 =
直接寫結果,集體訂正時指名說一說第一組題是怎樣想?
二.練習。
1.教材第54頁想想做做5
學生先自己選擇三題計算,再板演交流。
2.教材想想做做6。
先讓孩子通過觀察是否能比出大小,再計算驗證。
3.教材想想做做4。
利用教學光盤組織學生口算。
4. 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想想做做第3、7、8題)
先讓孩子交流圖意,再說說數量之間的關系(要讓孩子說說,知道哪些信息,要求什么問題,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最后列算式解答。
四、拓展
讓孩子自己編一道用減法計算的問題。(注意引導和交流)
五、課堂小結(略)
教學角度:運用多中人稱,講述中國登山隊員的壯舉。
主要教學步驟:
1、速讀全文,要求學生讀出情節發展的幾個主要階段。
2、瀏覽課文,要求學生讀出層次
詳略,注意體味文中的人物描寫和景物烘托。
3、組織課堂討論,議說“登上地球之顛”。
說讀訓練實施過程:
1、引導學生運用第三人稱,概述登山隊員突擊主峰的經過。
2、引導學生運用第一人稱,以某一登山隊員的身份,講述登山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歷所感。
教師布置幾個話題供學生思考和討論:
A攀登“第二臺階”,
B奔向“地球之顛”,
C、劉連滿的生命之光。
學生自選角色和話題,思考準備。
先小組
后全班進行課堂發言。
3、引導學生談讀后感。
4、引導學生朗讀景物描寫的句子,體會其表達作用。
教學目標:
根據剛入學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年段訓練的重點,在教學本課時,要教學生認識11個生字,
會寫4個漢字,了解遠和近、有和無、來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這首詩講的是一幅山水畫。
教學重、難點:
識字、寫字和聯系朗讀。及理解詩意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頭飾、圖畫、膠水(或磁石)。
教學過程:
總()電()
一、誦讀兒歌,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從開學到現在,我們學過不少兒歌,讓我們一起來背誦其中的一首:兩棵小樹十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能寫會算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說話。這首兒歌是個謎語,誰知道謎底?
2、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謎語詩,學完課文,你們一定能猜出謎底。
由學生已知的謎語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去學習課文,同時又為本課猜出謎底作了鋪墊。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認讀生字
多媒體課件映出山水畫,引導學生引導整體觀察圖畫,再由遠到近地觀察,說說圖上畫了些什么。然后教師播放優雅的古典音樂,范讀課文,讓學生很快進入古詩描繪的優美的情境中。
方法多樣,學習生字。首先,學生自由讀,要求讀準每一個字的字音,遇上不認識的字就請拼音朋友幫忙拼一拼,多讀幾遍。畫教學設計教學實錄
在此基礎上,用同位互讀,抽卡片讀,開火車讀等多種方法鞏固讀音。最后來一個拼字游戲,四人小組合作,用生字卡片在桌上拼出這首詩,比一比,哪個小組又快又好。既鞏固了生字的認讀,又活躍了課堂的氣氛。
三、誦讀古詩,展開想象,體會感情
這一步是教學的重點,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多媒體課件的展示及動作演示等手法去感悟詩的內容,想象詩中描繪的美好畫面,感受畫的美,語言文字的美。
學生自由讀詩,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行多讀幾遍,并讀給同位聽,這里教師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興趣盎然地讀詩。
根據學生學習的情況調整教法,學生喜歡讀哪一句,就指導學生讀好哪一句。導讀方法如下:
遠看山有色,多媒體課件演示山的分解圖片,師描繪遠山:遠遠看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峰連綿起伏,多美呀!誰能把這行詩讀得很美呢?
近聽水無聲,演示水的分解圖片,師述,嘩嘩的流水從山間流出,請一位同學上臺來聽流水的聲音,其他同學把耳朵貼在書上聽一聽,能聽到流水的聲音嗎?為什么?(畫上的水)。那么,這一行該怎么讀呢?
春去花還在,演示花分解圖片,師述,春天到了,百花盛開,現在春天過去了,花怎么還在開放呢?(畫上的花)。
誰能把這一句讀好呢?
人來鳥不驚,演示鳥的分解圖片,師述,枝頭上站著一只可愛的小鳥,咱們來跟它打個招呼吧。請一個同學上來,和下面的同學一起說:嗨,小鳥,你好呀!哎呀,小鳥不理我們,這是怎么回事呀?(畫上的鳥)。誰會讀這行詩?
指導學生把整首詩連起來讀好。指名讀,齊讀,看圖讀,引讀。此時,讓學生猜出謎底:畫。
引導學生再來欣賞一下這幅美麗的畫,多媒體課件展示整幅畫,配樂,學生邊看圖邊吟誦,還可請學生上臺來當小詩人表演這首詩。最后熟讀成誦。背誦時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山、水、花、鳥來背。
四、趣味練習,書寫生字,課外延伸
畫教學設計教學實錄
1、找朋友游戲,把我會說中的六對反義詞做成頭飾給學生戴上,在找朋友的音樂伴奏下,做找朋友的游戲,找到了朋友就用頭飾上的詞說一兩句話。
2、指導書寫人、火、文、六
回家請爸爸媽媽猜今天學的謎語,如果猜對了,就畫一幅美麗的山水畫送給他們作為獎勵,并和爸爸媽媽一起找謎語,課間玩謎語競猜游戲。
一、看拼音寫漢字。
yì文( )、回( )、容( )、友( )、翻( )
jiāo( )陽、( )傲、( )花、( )氣、上( )、香( )
zǔ( )擋、( )織、( )力、( )國、( )成
答案:藝 憶 易 誼 譯 驕 驕 澆 嬌 繳 蕉 阻 組 阻 祖 組
二、請你畫出下邊句子中的錯別字,并在括號里改正過來。
1、醫院要取用母親的眼角模,他來爭求父親的意見。( )
2、當你們得知我的眼睛有了做用,你們將會多么自毫!( )
答案:膜 豪一.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積累本課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在三位親人去世后捐獻角膜的過程中的情感和認識上的變化。
3.學習作者一家人正確對待死亡,自愿死后捐贈器官,為他人造福的崇高精神。
二.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作者在三位親人去世后捐獻角膜的過程中的情感和認識上的`變化。
三.教學用具:
投影儀、小黑板
四.教學時間:三課時
五.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二)練習復述課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二.教學重點、難點:
練習復述課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揭示課題,齊讀題目。
2.本文為什么要用永生的眼睛為題?你怎么理解永生的眼睛?
(二)初讀課文,了解文章大意。
1.指名讀課文,并糾正讀音。
2.練習復述課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1)詳細地復述課文
(2)簡要地復述課文
(3)提示:文中都有誰捐贈了角膜?
(母親--→父親--→女兒)
(4)用幾句話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課文記敘了作者的三位親人死后捐獻角膜,使他人重見光明的感人故事)
(三)再讀課文
1.分別指名讀母親、父親、女兒捐贈角膜這三部分內容。
2.自由讀課文,分組討論:為什么寫女兒溫迪捐獻角膜的經過要簡略地寫?
3.指名回答。
(四)檢查生字詞預習情況
1.出示生字,讓學生組詞
達( )命( )腫( )肺( )訪( )
組( )勇( )敢( )驕( )擁( )
教師重點講解:肺字的最后一筆是豎,右半部分不要寫成市。
2.積累本課詞語
突如其來栩栩如生熱淚盈眶與世長辭才華橫溢
3.按拼音填空
yì才華橫( )、文()、回( )、容( )、翻( )、( )思、友( )
jiāo( )陽、( )傲、( )花、( )氣、上( )、香( )
zǔ( )擋、( )織、( )力、( )國、( )成
(五)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抄寫本課四字詞語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深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體會作者在三位親人去世后捐獻角膜的過程中的情感和認識上的變化。
二.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作者在三位親人去世后捐獻角膜的過程中的情感和認識上的變化。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憶課文
1.提問: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回答。
(二)深讀課文,并理解課文內容。
1.學習第一部分:母親捐獻角膜
(1)默讀課文,找出我對父親同意母親捐獻眼角膜這件事態度的句子,體會一下當時我的態度是怎樣的?(不理解)
(2)畫出父親說的話,并出示投影:
父親平靜地摟著我,你所能給以他人的最珍貴的東西莫過于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媽媽和我就認為,如果我們的死亡之軀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復,我們的死就是有意義的。
①自由讀父親說的這段話,思考:父親認為怎樣的死是有意義的?
(我們的死亡之軀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復,這樣的死是有意義的.)
②聽了父親的話,我的情感有了怎樣的變化?
③指導背誦這段話。
(3)有感情地朗讀第一部分
2.學習第二部分:父親捐獻角膜
(3)自由讀課文,畫出父親的心愿。
出示投影:
他愉快地告訴我:我去世后要捐贈所有尚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睛。如果一個盲童能夠借助我們的幫助重見光明,并像你女兒溫迪一樣畫出栩栩如生的馬兒,那有多美妙!
①指名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②體會父親說這些話時的心情是怎樣的?(高興、愉快)
③指導背誦這段話
(2)我將父親的心愿告訴了溫迪,溫迪有什么表現?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出示句子:孩子熱淚盈眶,過去緊緊地擁抱外公。
(體現出溫迪對外公的敬佩之情。)
(3)父親也遵照遺愿捐贈了他的角膜,這使溫迪有了怎樣的認識?
體會最后一句話:
在這一刻,我領悟到父親所留下的遠非一副角膜,還有輝映在我女兒眼睛里的一種驕傲!
①指名讀句子
②自己默讀這句話
③體會驕傲指的是什么?(4)教師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二部分
3.學習第三部分:女兒溫迪捐贈角膜
(1)齊讀奧列根勇敢者角膜中心來信的內容
(2)理解句子,并出示投影:
我那金發的溫迪手中的畫筆,依舊不輟地揮動著,她的碧眼仍然閃爍著驕傲的光芒。
①指名讀句子
②結合題目永生的眼睛來理解這個句子的意思。
③請同學說一說
(3)學生自己有感情地朗讀第三部分內容,老師適時指導
(三)回讀課文內容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談感想:學習了這篇課文以后,你一定有什么感想吧,請談一談。
3.小組內交流并匯報
(四)布置作業
將你的感想寫下來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回顧課文內容,體會人物所要表現的崇高品質
(二)針對課文內容進行鞏固、擴展練習
二.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人物所要表現的品質。
三.教學過程:
(一)回憶課文內容,加深對題目的理解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結合課文內容,進一步理解永生的眼睛這個題目的意思
3.指名回答
(二)自由讀全文,體會人物所要表現的品質
1.自由讀課文
2.討論:①說說全文要歌頌的是什么精神?(歌頌了盡自己的一切所能為他人造福的崇高精神。)
②那些句子體現了這種精神?
3.指名回答
4.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擴展練習
1.請你結合實際說說,你是如何看待死后捐贈角膜這件事的?
2.指名說
(四)小練筆
1.請你寫一件給你感觸最深的事情,要求內容要有詳有略。
2.學生練筆,老師巡視指導。
3.交流自己的習作,教師給予充分鼓勵。
(五)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將你的小練筆讀給家長聽
四.板書設計:
7永生的眼睛
母親父親女兒(捐贈角膜)
(不理解)--→(理解)--→(影響)(我的態度)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