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鳥的天堂》教學設計集合15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鳥的天堂》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鳥的天堂》教學設計1一、創設情境,激發美感
利用多媒體播放鳥鳴的音頻,請學生閉上雙眼,想象一下:“鳥的天堂”應該是什么樣的?什么樣的地方才可以配得上這個名字呢?學生發言之后總結:大家心目中的“鳥的天堂”都很美,那么作者經歷的又是什么樣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隨著他一起去看看這《鳥的天堂》。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初讀課文,請學生借助工具書弄清生字詞的讀音和意義,檢查效果。
點撥:注意“顫”、“應接不暇”中“應”、“簇”以及“隙”的讀音,“留戀、不禁、顫動、應接不暇”的詞義。
2、 “鳥的天堂”到底是一個什么地方?
點撥:“鳥的天堂”其實是河邊一株茂盛的大榕樹,許多鳥在上面筑巢。
3、 再讀課文,思考:作者幾次去了鳥的天堂?分別看見了什么?
點撥: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
第一次是在黃昏,著重描寫了“天堂”本身——大榕樹的奇特景象。
第二次是在第二天早晨,著重描寫了“天堂”里的居民——鳥兒熱鬧活動的情景。
三、再讀課文,體悟語言
(一)第一次經歷,研讀7、8自然段
1、默讀,找出描寫大榕樹的句子。
(1)作者從哪些角度描寫榕樹?分別有什么特點?從哪里體現出來的?
點撥:樹根——深;樹枝——多;樹葉——綠。
(2)為什么枝干不可計數?作者是怎么描寫的?
點撥:樹木的特點是“枝上又生根”。枝上生的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里”之后就成了樹干。
(3)“新的生命在顫動”指什么?小組交流。
點撥:指綠葉展示了全部生命力,體會明亮翠綠的樹葉的寫法,體會用語之妙。
(4)作者是按什么順序描寫榕樹的?
點撥:作者由“遠”及“近”地對榕樹的大小,它的根、葉、干、枝的形狀、顏色、大小等進行了描寫。
2、有感情地齊讀。
3、看課文插圖,試著用自己的話描述榕樹的特點。
(二)第二次游覽,研讀9—14自然段
仿照上一部分研讀方式,鼓勵學生通過小組討論自學,朗讀之后提出疑問。重點放在與第一次經歷的不同之處。
1、這次見到的景象與第一次有什么不同?作者的心情又有什么變化?
2、找出文中描寫鳥的語句,分析鳥的特點。思考:作者為什么覺得 “應接不暇”?
點撥:通過對比,體會出榕樹的靜態美與鳥的動態美。作者用排比句和擬人句寫出了鳥兒們在“天堂”里活潑、自由的生活,反映了作者的美好情趣和愉快的心情。
3、利用多媒體出示圖片和中鳥紛飛的視頻,感受從從靜到動的壯觀景象。
4、通過小組討論交流。為什么兩次的經歷如此不同?
點撥:去的時間不同,按鳥的作息時間來看,早晨熱鬧,黃昏安靜。
四、拓展延伸,體會情感
1、你喜歡晨光里還是夜幕下的“鳥的天堂”?為什么?作者描寫的與你想象的一樣嗎?
2、作者兩次經歷的心情有什么不同?通過朗讀把作者的感情表達出來,比一比誰讀得更有感情,學生互評。
五、課堂小結
這里為什么會成為鳥的天堂?如果鳥的天堂在我們這兒你會怎么做?學生交流匯報。最后得出結論:因為這里環境好,更重要的是,這里的人們保護榕樹、愛護鳥兒。
六、布置作業
1、以導游或小鳥兒的身份,向游人介紹這里的景象,介紹的形式可以自由選擇。
2、仿照文中寫法,寫寫我們家鄉大自然中發現的美景
3、為保護“鳥的天堂”寫一個環保標語。
七、板書設計
鳥的天堂
第一次:大榕樹 樹——大;枝干——不計可數
動靜結合
第二次:鳥 鳥——應接不暇
《鳥的天堂》教學設計2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從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寫的“鳥的天堂”中人與自然和諧處的生命景觀之美,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2.培養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充分發表自己見解的能力。
3.通過理解前后兩次對“鳥的天堂”的描寫,體會事物的靜態和動態。
4.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部分段落。
教學重點
1.通過了解前后兩次對“鳥的天堂”的描寫,體會事物的靜態和動態。
2.課文里五次提到鳥的天堂,為什么有的加引號,有的沒有加呢?
3.體會“鳥的天堂的美”鼓勵學生在閱讀中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并能用各種喜歡的方式表達感受。
教學難點
1.大榕樹為什么長得那么奇特,學生了解不多,可能會有疑問,要講清楚。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教學手段:自制課件。
設計意圖:從巴金的角度來感受文中描寫的“鳥的天堂”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命景觀之美,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談話
1.什么是天堂?(指名回答)2.板書“鳥的天堂”鳥的天堂會是什么樣子呢
二、按照要求讀書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2.想想自己讀了課文后感覺是什么?在旁邊寫上批注。3.把不理解的地方打上問號。
三、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課文,在有生字、詞語的地方注意糾正讀法。2.談自己讀的感受。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ハ嘟涣?。
四、簡介本文作者及課文有關知識
巴金 本文是1933年作者到廣東新會訪友時,路過“鳥的天堂”后寫下來的?!傍B的天堂”實際是寫什么呢?“鳥的天堂”實際是指大約有500年樹齡的一株大榕樹,它位于廣東省新會市南部天馬村天馬河上的一座小島上。
五、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1.作者是怎么去“鳥的天堂”的?去了幾次?每次去的時間有什么不同?第幾次才真正見到“鳥的天堂”?2.那些句子最能表現作者的思想感情,用筆畫下來。并說說表達了什么感情。
六、學習生字
1.指名讀詞讀字。
2.指導書寫難寫的字。
3.抄寫生字詞語。
《鳥的天堂》教學設計3教材分析:
《鳥的天堂》主要記敘了作者(巴金)和他的朋友們兩次游歷“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美麗的大榕樹和群鳥歡鬧的奇異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景色的熱愛 ……此處隱藏29759個字……>
師:多么生動,巧妙的一個"臥"字啊,她靜臥在水的中央,獨立成一個小島,是那么的安詳,優雅,自然,宛若一個隔離塵世的人間天堂啊。所以作者這樣感慨 ——
讀——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師:讓我們再次走近這榕樹,引讀——"我們的船漸漸逼近榕樹了……
生齊讀:"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樹,枝干的數目不可計數。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里。一部分樹枝垂到水面上,從遠處看, 就像一棵大樹臥在水面上一樣。"
師:繼續交流,作者還怎樣寫出了這些特點
"榕樹正在茂盛的時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用展示生命力,來表現茂盛。
師:它是怎么展示的
"那么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葉子密集到"一簇的一簇的堆起來"
師:引讀這段話。從哪里還能體會到這種生機勃勃
"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生指名讀,輕輕自讀。指名讀
師:讀這句話,大家有沒有疑問
(生自由地讀,體會)
師:那是風吹,是鳥動,是陽光的照耀,是新發的嫩芽,是那綠葉本身就蘊育著無限的生機,所以——
(齊讀)"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師:這是樹葉在顫動,是生命在顫動,分明也是作者的心在顫動,所以他情不自禁地贊嘆——
師:巴金先生用準確,生動的語言為我們展現了這株大榕樹的勃勃生機,用我們的朗讀去再現這文字的生命!
生背誦。指導交流背誦。)
三,遷移練筆,引向讀"鳥"
師:這美麗的南國的樹為什么能如此的美麗,除了它自身旺盛的生命力以外,還有天馬村的人們對它的愛護。幾百年來,人們把這棵大榕樹看作是一棵神樹,把樹上棲息的鳥看做神鳥,不許人們去觸動它,如果誰打鳥,就會受到家法的懲治,多少年來天馬河的人們就是以他們最純樸的環保意識,保護著鳥,保護著樹,所以,天馬村的人們至今仍然擁有——
齊讀: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師:正是由于有了這美麗善良的南國的人,才有了這神奇美麗的南國的樹。假如你就是那第一只飛來的仙鶴,你發現了這株美麗的南國的樹,你將怎樣召喚你的親人,朋友來此安居樂業 請你寫下最能打動他的話。
生寫。
師:提示,可以用文中的話,也可以用自己的話。
交流。
師:就在你的召喚中,一只鳥飛來了,兩只鳥飛來了,千百只,千萬只鳥飛來了。這美麗的南國的樹,成了真正的——
生讀:鳥的天堂。
師:今天我們沒有看到一只鳥,第二天清晨,當陽光照耀在水面上,一切都顯得更加光明的時候,我們再一次來到了這里。起初,周圍是靜寂的……
(課件出示,學生靜聽配樂鳥鳴聲,音樂和文中描述相吻合,先是忽然起了一聲鳥叫,接著越來越多。最后整個樹上變得熱鬧了!百鳥齊鳴)
師:你聽到了什么 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談。
師:那是一片和鳴諧調的天籟之聲,正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
文學巨匠巴金又是怎樣通過文字來展示這種百鳥出巢的生命之美的,請同學們回去后運用今天的學習方法自學文章的第二部分,再一次去感受這天下奇觀(齊讀) ——鳥的天堂。
《鳥的天堂》教學設計15教學目的:
1、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閱讀課文要有自己的見解。
2、培養學生根據特定目標積極收集有關資料并運用資料的習慣和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語感及審美情趣。
4、能背誦指定的段落。
教學重點:
1、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閱讀課文要有自己的見解。
2、培養學生根據特定目標積極收集有關資料并運用的習慣和能力。
教學難點:
將多媒體教學手段有機地整合到課堂教學中去,將課文重點部分的文字信息形象化,音效化,促進學生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閱讀課文,并形成自己的見解。
教、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收集的有關資料。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略)
讀熟課文,分清段落。熟讀課文,懂得前后兩次作者到鳥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不同。根據目標,收集資料。(資料目標:根據課文內容,搜集有關材料,準備一篇導游式的簡短解說詞。)
第二課時:
一、出示課件,展示河面變窄了。(6分鐘)
1、同學們,當你們坐在船上,和作者他們一樣,最初看到大榕樹的時候,產生了哪些感受?為什么會產生這種感受?你是怎么體會作者的感受的?
(注:引導學生比較“樹葉真綠得可愛”與“樹葉綠得真可愛”的異同,從而認識作者用詞之準;引導學生深研“我說許多株榕樹”的錯因。)
3、問:作者兩次到了"鳥的天堂",看到了不同的景象,你更喜歡作者描寫的哪一種景象呢?
二、出示課件,展示大榕樹枝干的數目不可計數的樣子。(6分鐘)
1、同學們仔細觀察大榕樹枝干不可計數的狀態,再讀讀課文,說說你為什么喜歡這一部分的文字描寫。
(注:提示學生注意到這段文字的精練,和之所以精練的原因。)
2、指名朗讀第七自然段,自我評價。
三、出示課件,展示大榕樹樹冠近景。(8分鐘)
1、同學們在細致觀察的基礎上,說說你最欣賞作者哪些句子,為什么?
2、根據你對大榕樹樹冠的的觀察,你認為對這樣的景象還可以作怎樣拓展性描述?請說一說。請大家評一評。
3、齊讀。指名朗讀第八自然段。自我評價、學生評價,指名再讀。齊讀"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樹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4、讀了這一段你體會到了什么?
四、齊讀最后三個自然段。出示課件,展示作者二次到鳥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10分鐘)
1、分組學習:你認為哪些句子對景物描寫最精彩?并結合畫面談一談為什么?各學習小組交流見解。
2、指名朗讀最后三個自然段,自我評價,說說我這樣說的理由。
五、出示課件,對比展示作者第一次和第二次看到的景象,為學生導游解說提供虛擬場景。(10分鐘)
1、組內練習:請同學們根據課文內容結合收集的資料,集體為導游創作解說詞。
2、小組派代表上臺導游。
板書設計:
鳥的天堂 初睹榕樹 比肩觀察 說出你的見解
比肩表達
枝干無數 相互應和
相互啟發
葉綠耀眼 對照欣賞
拓展表達
鳥語鳥影 對比細品
交流看法
注:此教案獲重慶市首屆電子教案說課一等獎
相關鏈接:《鳥的天堂》說課設計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