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花生》教學設計15篇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那么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落花生》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落花生》教學設計1一、教材分析:
《落花生》是一篇敘事散文,真實的記錄了作者小時候的一次家庭活動和所受到的教育,落花生教學設計及反思——趙金紅。一家人通過談論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揭示了學習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的主旨,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表達了作者不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會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觀。
二、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父親贊美花生的話的含義,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做有用的人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重點句。
3. 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三、教學重、難點:
1.理解父親贊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
2.體會本文詳略得當的寫法。
四、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復習檢測
1、這節課我們一起去繼續學習現代著名作家許地山的敘事散文《落花生》。
(板書課題)
2、本文為什么以“落花生”為題?圍繞題目寫了哪些內容?哪些內容是詳細描寫,哪些內容是略寫?
依據學生回答,板書:種花生
收花生
嘗花生
議花生
3、“議花生”是本文的重點,這節課我們就重點來學習這一內容。
(二)、出示自學提示
1、要弄明白作者通過講花生,說了一個什么道理?
2、看看父親一共說了幾次話?用序號標出來。
3、重點讀讀父親贊花生的話,父親談話只是為了把花生稱贊一番呢?還是為了讓我們學習花生?理解父親說的話的和我說的話的含義,教案《落花生教學設計及反思——趙金紅》。
4、體會本文的寫法。
(三)、師生合作探究
1、指名分角色朗讀4—14自然段,想一想有幾個人在談話,他們各自都說了什么?
2、父親說了幾次話,哪句話是重點?對這些話你又是怎樣理解的?
3、小黑板出示含義深刻的句子,讓學生說說句子的含義。
(1)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你們看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必須挖起來才知道。
(2)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用的東西。
(3)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4、擴展說說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有哪些像花生那樣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獻的人?
5、體會寫法:說說本文在內容安排上有什么特點,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小結:這篇課文的重點是過收獲節,議花生是主要的,父親的議論是著重寫的,這樣可以突出文章的中心。其它內容略寫,但它為文章的主要內容起說明交待的作用,不能不寫。我們在寫作時也要確定重點,做到重點突出,主次分明。
6、布置小練筆:作者由落花生領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你又從身邊的哪些事物中受到了啟發?試著選擇一種事物寫一寫。
(四)、總結:這篇課文借寫花生,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這種寫法就叫“借物喻人”。我們還學習過哪些借物喻人的文章?我們在寫作時可以學習本課“借物喻人”的寫法。
(五)板書設計
種花生:買—翻—播—澆
15、落花生 收花生:居然 要做有用的人
嘗花生:幾樣食品
議花生:埋在地里 不好看 很有用
(六)、課后反思:
教學中雖然抓住了重點句理解課文內容,但是讀的次數較少,沒有做到在讀中感悟。而且那些含義深刻的句子也沒有讓學生當堂背誦下來,成為了一個遺憾。
《落花生》教學設計2一、激趣導入
昨天我看了《實話實說》,主持人講述的是一個小孩偷錢被農民父親狠狠地褊了一頓的事。今天我們要實話實說落花生。師板題:
落花生
本課作者許地山,他不僅寫了《落花生》的文章,而且還以落華生做筆名。他為什么對花生有如此感情呢?下面學課文。
二、初讀感知課文
1、檢查預習:
誰知道本文是按什么順序敘述的?指名上黑板寫寫。
2、請其他同學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讀課文,想想課文哪幾段是主要的?
3、引導學生回答:
板書:
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
(次要) (主要)
我們先學議花生這部分。
三、細讀探究課文
1、請5名學生分角色讀“議花生”這部分,把你認為最精彩的對話畫出來。
2、學生讀自己最喜歡的對話,并說理由。
(教師引導理解“它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體會蘋果炫耀自己,而花生默默奉賢。)
3、出示小黑板:
讀下面句子,說出你喜歡的理由:
⑴ 你們要像花生,雖然外表不好看,卻很有用。不像那些外表好看,而沒實用的東西。
⑵ 所以,我們要做有用的人,不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好處的人。
引導學生懂得要做很有用的人,對別人、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如雷鋒……
四、回讀課文深化認識
1、你們喜歡花生嗎?全班分角色讀全文
2、讀完課文,你有什么問題嗎?(鼓勵學生質疑解疑。)讀完課文,你有什么問題嗎?(鼓勵學生質疑解疑。)
3、在現代社會,你是想做落花生式的人?還是蘋果式的人?請你實話實說。
(小組交流,再全班交流。)
4、很多事物的某一特點都告訴我們道理,大家去觀察,并寫下來。
《落花生》教學設計3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掌握本課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文章內容,并體會含義深刻地句子,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
2、過程與方法:以讀為本,通過多層次、多形式的讀來感悟課文,通過抓重點語句,理解花生的精神品質,體會作者的啟示。
3、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重點: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貴之處,理解 ……此處隱藏25584個字……學了這篇課文,你想說點什么?把你的想法寫下來,在小組內交流。
師:誰愿意毛遂自薦?
生:我想說:“我要向花生學習”。
生:做人不能光看外表,要看他是否有用;
生:不是有一句名言:“用珠寶裝扮自己,不如用知識裝扮自己”,我覺得說得真好。
生:我又學會了重點突出、主次分明和借物喻理兩種寫作方法,我想我的作文能力會更好。
生:我認為父親的話有些不對,桃子、石榴、蘋果高高地掛在枝頭,并不是炫耀自己,而是它們的生長特點。
生:老師,你不是說現在的社會是競爭的時代,它需要敢于展示自己才華的人嗎?難道像桃子、石榴、蘋果敢于展示自己才華,錯了嗎?
師:你們提得真好,的確現在的社會需要敢于展示自己才華的人,桃子、石榴、蘋果高高地掛在枝頭,并不是炫耀自己,而是它們的生長特點。但父親為什么要這樣說呢?這里父親只是打個比喻,作個對比,
詣在強調花生默默奉獻的精神。當然,任何比喻都是跛腳的。
師:現在的社會既需要像落花生那樣的默默奉獻的人,更需要像桃子、石榴、蘋果一樣敢于展示自己才華的人。
四、布置作業。
師:你們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看老師留給你們的作業。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寫一篇讀后感;
2、讀許地山的其他作品(教師推薦書——《空山靈雨》《春的林野》,網址印在發給學生的資料上);
3、搜集整理許地山的文章和生平事跡,寫出你的評價文章。(當然這個作業,可以用一學期,也可以用更長時間)
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一項或兩項作業
板書:
15落花生
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
借物喻人
15 《落花生》評價單
《落花生》教學設計15【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六個生字,正確讀寫“居然”、“榨油”、“便宜”、“愛慕”、“體面”、“吩咐”“分辨”等詞語。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父親的話的含義,明白花生最可貴的好處,懂得做人應該做一個對他人有好處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只求外表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課前準備】
1、學生搜集作者和有關落花生的資料,教師準備關于落花生的課件。
2、準備一塊小黑板,上面抄寫好本課生字、新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解題導入
1、齊讀課題,你知道“落花生”是什么意思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2、出示落花生的圖片,教師補充講解花生為什么叫做“落花生”。
3、本篇課文的作者是許地山,他有個筆名叫落華生,他為什么取這個筆名呢?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文中,走進許地山童年的時光。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主識字:
⑴ 小聲讀課文,畫出生字新詞。
⑵ 指名讀課文,全班正音。
(如,“空地”的“空”讀四聲 kòng,“吩咐”的“咐”和“便宜”的“宜”在文中讀輕聲。)
⑶ 拼讀生字,著眼學法,重點強化。
(由學生提出易錯的字,并展示自己的學法。)
⑷ 在預習的過程中,你都理解了哪些詞的意思,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注重結合上下文或生活實際理解詞語的意思和用法,不要死背詞典中的解釋。)
2、讀順課文,感知文本內容:
⑴ 同桌互讀,把課文讀通讀順。
(給足時間讓學生讀書。)
⑵ 由同學互相推薦讀,老師要鼓勵讀書不太好的同學展示自己,多鼓勵他們。
⑶ 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看看你對課文都有了哪些了解?
三、默讀課文,理清思路
1、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請大家默讀課文之后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2、本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你準備怎樣給本文分段,為什么?
(討論并明確分段。)
四、布置作業
熟讀課文,抄寫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一、回憶課文內容,整體感知
齊讀課題,回憶課文內容,想想課文圍繞“落花生”寫了哪些內容?
二、細讀課文、突破重難點
默讀課文,看看你對哪部分內容更有感受,再好好讀一讀。
(根據學生發言情況相機引導。)
1、種花生、收花生:
(略處理)利用評讀的方式指導學生抓住“居然”讀出一家人收獲花生的意外、欣喜。
2、充分讀書、突破重難點:
⑴ 自由讀、指名讀出花生的好處。
⑵ 學生根據收集的課外資料補充花生的好處。
⑶ 出示第10自然段,體會花生的可貴之處。
① 填表助學,運用對比的手法突出花生的可貴之處:
(在同學自由讀之后填表。)
花生 桃、石榴、蘋果
位置 埋在地里 高高地掛在枝頭
外表 矮矮地長 鮮紅嫩綠
印象 挖起來才知道 一見就生愛慕之心
② 出示花生和桃、石榴、蘋果的圖片,同桌對比著讀。一個讀桃、石榴、蘋果,一個讀花生。
③ 指名讀,評讀: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或者通過他的朗讀你感受到什么?
④ 再次讀,看看你對花生又有什么新的認識?
(引導學生體會出花生雖然不好看,可是它非常實用,默默地為人類奉獻。)
⑷ 對比讀句子,體會父親對我們的希望: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兩句話意思不一樣,“只”是單單的意思,爸爸的意思是做人不能只追求外表的體面,更重要希望我們做一個腳踏實地、埋頭苦干、不計名利,像花生一樣的對別人有用的人。)
⑸ 通過填空,加深理解:
在你身邊一定有許多像花生一樣的人,讓我們來贊美花生,贊美像花生一樣有用的人。
“我愛花生,它的好處很多,它雖然沒有( ),但可貴的是( )。我們的( )不正像花生一樣嗎?他( )。我贊美花生,我更要贊美( )。”
三、召開小辯論會,張顯學生個性
在當今的社會你想做一個像桃子、石榴、蘋果一樣的人呢,還是做一個像花生一樣的人呢?為什么?
四、總結全文、深化中心
那一夜我們談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親的話卻深深印在我的心上。
許地山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他長大后埋頭苦干,默默奉獻,成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個筆名叫落花生,這就是他筆名的由來。在抗日戰爭中,他為抗日奔波勞累過度而去世,年僅48歲,他的確是一位具有花生精神的人。讓我們來一起讀讀他說的這句話:“我要像落花生一樣,踏踏實實地做一個淳樸的人,有用的人,我要為中華而生,為中華而貢獻。”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