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錦8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進行,常常需要提前進行細致的方案準備工作,方案是計劃中內容最為復雜的一種。我們應該怎么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設計方案 篇1一、課程的地位和任務
物理學是研究物質最基本,最普遍的運動形式及其相互轉化規律的科學。物理學的研究對象具有極大的普遍性,它的基本理論滲透在自然科學的一切領域中,應用于生產技術的各個部門,它是自然科學的許多領域和工程技術的基礎。因此,我院將"大學物理"列為各專業的一門必修的統設公共基礎課。 課程的教學目的和任務是:
1。使學生對物理學的基本內容有較全面,較系統的認識。即學生通過學習物理學的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和實驗課教學,了解自然界比較完整的物理圖象,對物理學 所研究的各種運動形式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有較全面,較系統的認識,對物理學的當代發展和成就以及物理學在工程技術中的應用有初步的了解。
2。使學生在邏輯思維能力,抽象思維能力以及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方面受到初步訓練;使學生掌握基本物理實驗技能;使學生對科學實驗在物理學研究和發展中的作用有正確的認識。
3。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幫助學生增強愛國主義觀念并建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4。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專業知識,掌握工程技術以及今后知識更新打下必要的物理學基礎。
二、課程的特點和教學要求
本課程是一門公共基礎課。根據鄭州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培養應用型工程技術人員的培養目標,并參照近年來國際上物理學課程教學改革的趨勢,本課程應具有以下的特點:
1。保持物理學的核心內容系統,完整;在講授經典物理學的有關概念,規律時盡早介紹相應的近代物理學的觀點;注意增強對當代發展較活躍的物理學領域的成果和進展的介紹。
2。以中學物理為起點,注意知識銜接,避免簡單重復。
3。本課程應安排在高等數學講授完微商和不定積分的有關內容之后開始。應注意訓練學生使用已掌握的高等數學知識來表達物理規律,分析和處理物理問題。對學生計算能力的要求應適當。
對本課程教學內容的基本要求分為以下三級:
1。深入理解,熟練掌握(屬較高要求):
規定為深入理解或熟練掌握的內容,要求學生在學習后能準確,完整地理解有關物理概念,規律的表達及其依據的現象,實驗,能運用這些概念和規律,熟練地分析和解決一些問題,包括某些帶有綜合性的問題。
2。理解,掌握(屬一般要求):
規定為理解或掌握的內容,要求學生在學習后能依據這些概念和規律進行簡單的分析,判斷,能應用所學的公式進行計算。能正確地調整和操作有關的常用物理實驗儀器,能應用處理實驗數據的有關方法。
3。了解(屬較低要求):
規定為了解的內容,要求學生學習后知道其所涉及的物理現象,概念和規律,能識別其主要特征,方法和結論。對當代物理前沿專題部分標明的有關概念的定義能夠識記。
三、學時與作業
本課程共需64學時
學時分配如下:
第八章靜電場 26學時
第九章磁場 20學時
第十章電磁感應與電磁場 10學時
總復習 8學時
四、大學物理理論課的教學內容及基本要求
1、理論核心部分
教學內容
教學的基本要求
緒論物理學與我們周圍的世界
周圍世界中形形色色,絢麗多彩的物理現象物理學的研究對象物理學對提高科學素養和學習專業知識以及對現代化建設的作用
第八章靜電場
8。1電場 庫侖定律 電荷守恒定率
8。2電場強度及電場強度的計算
8。3E的通量
8。4高斯定理及應用
8。5靜電場力做的功電勢能
8。6電勢與電勢差
8。7電勢的疊加原理及電勢的計算
8。8電勢梯度
8。9靜電場中的導體
8。10電容 電容器
1。深入理解靜電場,電場強度的概念和電場強度疊加原理。
2。理解電場力的功。理解電勢能的概念。深入理解靜電場中兩點間的電勢差及靜電場中某一點的電勢的概念。掌握簡單情況下根據電場強度分布,用線積分計算電勢差和電勢分布的方法。
3。理解真空中靜電場的高斯定理。掌握電荷分布具有對稱性時應用高斯定理求解電場強度的基本方法。
4。理解靜電場的環路定理。
5。理解電容的概念。掌握電容器的儲能公式。理解真空中的電場能量密度公式。
第九章磁場
9。1磁感應強度 磁通量 磁場中的高斯定理
9。2畢奧―薩伐爾—拉普拉斯定律
9。3安培環路定理
9。4安培環路定理的應用
9。5磁場對運動電荷的作用及其應用
9。6安培定律
9。7載流平面線圈在磁場中所受的力矩
9。8磁力的功
1。了解磁現象的電本質。
2。理解磁場和磁感應強度的概念。
3。掌握畢奧―薩伐爾定律,能應用該定律求解通電長直導線周圍和通電圓線圈軸線上的磁感應強度分布。
4。理解磁場的高斯定理和安培環路定理。
5。理解洛倫茲公式。掌握帶電粒子垂直射入均勻磁場時作圓周運動的特點。了解霍耳效應的原理。掌握安培公式及計算磁場對通電直導線的作用力和對通電線圈的作用力矩的方法。
第十章電磁感應與電磁場
10。1電磁感應定律
10。2感應電動勢
10。3自感和互感
10。4磁場能量
10。5位移電流
10。6麥克斯韋方程組的積分形式
1。理解感應電動勢的概念。深入理解楞次定律和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熟練掌握其應用。
2。理解電動勢,動生電動勢和感生電動勢的概念。
3。了解互感,自感和渦電流的概念。
4。了解磁能密度公式。
5。了解麥克斯韋位移電流假設。
6。了解電磁場的概念。
7。了解真空中麥克斯韋方程組的積分形式。
2。大學物理專題講座
大學物理專題講座以物理學核心內容為基礎。通過學習,要求學生對在當代獲得重大發展的物理學的主要領域有所了解,對其中的重大成就的理論意義和應用有所了解。
大學物理專題講座以定性介紹的.內容為主,不強調教學推導。講授中應將相應的研究,應用和發展和各種科技文獻以及物理學史的有關內容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大學 ……此處隱藏5507個字……的什么?是什么意思?
2、指讀名句,討論交流每句寫什么,談理解。 (1)人要立下高遠的志向。 (2)人要立志,才能成就事業。 (3)要做到言行一致,才是人崇高的美德。 (4)人死不可惜,但可貴的是在歷史上留名,光照后人。
(二)閱讀短文
1、出示閱讀提示 (1)讀短文了,把短文的語句讀通順,讀流利。 (2)思考:天和地傳說中是怎么樣創造出來的?盤古死后,他的身體都變成了什么?讀了短文,你受到了什么教育?(學生自讀)
2、檢查自學情況。(反饋) (1)指讀短文,說說短文說了一件什么事情。 (盤古開辟了天地,他獨自支撐天和地,最后累死了。) (2)思考2題(學生回答,師生評議) (受到的教育:學習盤古無私奉獻的精神。)
3、總結,擴展。 (1)說說從這個故事聯想到哪些人,哪些事? (2)指名有感情的朗讀。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都很喜歡古詩,我們從中獲取了很多知識,今天,我們開一個古詩朗誦會,在了解古詩內容的同時,從中領略古詩的韻律美。
四、明確要求 自讀“要求”,交流。
1、朗讀自己選定的詩歌,讀出詩人應表達的感情。
2、評一評,看誰朗讀的最有感情。
3、組內朗讀交流,互相評議。
4、選出讀的最好的同學在班上交流 。
5、評一評:看誰朗讀的最有感情 。
教學設計方案 篇7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能正確認讀“脊、莞、錦、姹、嫣、暇、頗”等7個生字。
(2)能正確理解“真切、脊梁、莞爾一笑、花團錦簇、姹紫嫣紅、應接不暇、耐人尋味”等詞語的意思。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熟記課文第三自然段。
2、過程和方法
(1)初讀課文,讀通課文,了解大意。
(2)深入研讀,圍繞重點詞句正確理解課文的內容和思想,培養閱讀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
(3)在情境中,在想象中、在感悟中,在拓展中深化對文本的理解,加強語言的運用。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感受德國的奇麗景色。
(2)初步了解德國的民族風情,懂得“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是一種美好的思想境界。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德國的奇麗景色,領悟“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奇特民族風情;在讀中培養想象、理解、表達能力。
2、教學難點
理解奇麗的景色與“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奇特民族風情的內在聯系。
三、教學準備
1、讀讀課文。
2、搜集關于德國的有關信息。
3、搜集整理有關季羨林的信息。
四、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季羨林先生在回憶起自己留學德國的生活時,動情地對人們說:“在我的心靈深處,那里早已成為我的第二故鄉了。”(幻燈片出示句子1)
德國,為什么會給季羨林先生留下這樣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呢?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季羨林爺的寫的文章――《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板書課題: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2)生讀課題。
2、初讀感知,直奔重點
(1)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
(2)選擇你認為比較難讀的句子讀一讀,把它讀通順,讀流利。(要想成功,一要自信,有信心,二要努力實踐,克服困難。同桌讀――個別讀,教師隨機指導。)
(3)讀了課文,你能概括地說說,季爺爺心靈深處的德國,是個怎樣的國家?(美麗)
(板書:美麗)
3、深入研讀,感悟美麗
(1)默讀課文,想想季先生為什么會覺得德國的美麗。用心地靜靜地去讀,想想你是從哪些地方讀懂的。
(2)交流反饋。
預設學生的答案可能有:
A、“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幻燈出示句子2)
從:“任何一條街”、“家家戶戶”“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花的海洋”、“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可以看出花的多,可以看出景色的奇麗。
(幻燈出示“如入山陰道上”的圖片。指導理解花的多,花的密,花的美麗。指導學生朗讀體會花的多。)
從“花團錦簇”、“姹紫嫣紅”可以看出花一團團擁在一起,各種顏色都有,很美。
(幻燈出示花:你還準備要什么詞語來贊美這美麗的花?指導學生朗讀體會花的美。)
☆這兒的景色是多么奇麗,難怪季羨林爺爺會把這份美麗刻在心中。(板書:奇麗的景色。)
B、從“把花都栽在臨街窗戶的外面”、“花朵都朝外開,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在屋子里的時候,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時候,自己又看別人的花”、“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可以看出德國民族的奇特,他們種花是給別人看的。
(理解“脊梁”、“莞爾一笑”的意思。理解花的主人把美麗留給了別人,心中想著他人,在他們看來,這一切是那么理所當然。他們的心靈就像他們的微笑一樣美麗,這是一個多么奇特的民族。)(板書:奇特的民族)
(學生圈出三處“家家戶戶”,師引讀。他們家家戶戶都把美麗留給別人,人人為他人著想,這是一個多么奇特的民族。)
(四五十年前,他們家家戶戶養花給別人看,四五十年后他們依然是家家戶戶都養花,歲月流逝,沒有流逝的美麗的風景和人們美好的心靈,這是一個多么奇特的民族。)
教學設計方案 篇8導入新課,激發閱讀興趣
(板書課題:父親的菜園)一位極其普通的農民,為家人開出了一塊菜園,但子女收獲的絕不僅僅是四季的蔬菜,而是一種人生精神。是什么精神呢?請同學們閱讀課文。
出示自讀提綱
1.自由輕聲讀課文,練習讀正確,讀流利。
2.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3.在父親開墾菜園的過程中,哪些地方最讓你感動,把這樣的語段畫出來,并在空白處進行批注。
小組內交流自讀提綱中的2、3題
全班交流,體會人物精神
1.師生共同交流最受感動的語段,教師指導學生朗讀。
a.第三自然段,通過“每天……就……直到……才”寫父親通過一個星期起早貪黑地勞動,才開出了三四分的黃土地。
b.第五自然段,“從山腳下把土一筐筐地挑上去”,為了填土,父親累得雙肩紅腫,雙腳起泡,靠自己的身體,在巖石之上創造了一塊菜園。
c.第八自然段,育肥時父親的一段話,表明了父親對土地的了解和熱愛,目光長遠,不貪圖眼前利益。
2.用自己的話說說作者從父親的身上得到了什么?(如,執著的精神,堅忍不撥的毅力,不服輸的性格,勤勞,為了理想竭盡全力地付出等)
積累語言
選擇你最受感動的語段摘抄下來。
文檔為doc格式